第127部分 (第1/4页)

吐血不止,精神乏力的袁绍在回邺的第二天,就听了郭图、辛毗的建议,准备回邺城。走前,他才命人传沮授,让沮授跟着一起回去。可沮授见了袁绍后,不仅自己不走,还坚决不同意袁绍回邺城。

他说袁绍:“我军新败,将士颓废,这个时候,主公更应该与众将士同心协力才能稳定军心。如今之计,应马上派人与荆州联系,让他们出兵豫州,威胁曹操后方,同时让大公子速回南皮,保住青州不失。我们在此死守黎阳。黎阳城主公经营多年,易守难攻,坚守月余没有问题。如果主公这个时候回邺城,黎阳守军定会军心不稳,城池终将不保。黎阳丢失,冀州门户大开,主公的基业就危在旦夕了。”

袁绍还在犹豫,那逢纪冷冷地说:“你怕不是这个意思吧!我可听说,曹操与你有约,只要再次打败我们,你就效命与曹操。”

郭图也在说:“主公病体沉重,你千方百计把主公留在险地,到底有何企图,怕是只有你自己知道。”

沮授大怒:“都是你们这些小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主公辛苦得来的一切,就将毁在你们的谗言之下。”

那逢纪也不气,只是冷笑:“我等是小人,却与曹操没有任何瓜葛。你和田丰都是君子,一个与曹操约定降期,一个干脆在许都做客,嘿嘿,真是厉害。”

沮授气的话都说不出来了,对着袁绍一甩袖子:“主公信授之言,便可留下,不信走就是,授不走。主公要怀疑授之为人,我等您的处置。”他转身离开,径直回去了。

郭图看看袁谭,以目示意,那袁谭望着沮授的背影,冷哼一声,上前对袁绍:“父亲,沮授与曹操有旧,而且,据邺城狱卒交待,救那田丰出去的人中,有一个特别像沮授的一个家丁。看来,田丰的确是被他放走的。”

袁绍摇头:“就算是,他也不是背叛我,只是不忍田丰死罢了。沮授随我多年,不会背叛我。”

袁谭轻笑:“他是否会背叛父亲,我也不好说,不过,他不肯跟父亲回去,留在这里却不是一回事。他与曹操的约定可是真的,万一……父亲,此人万万留不得,否则……”

袁绍来回走了良久,最终长叹一声:“你们各自准备和我回去。至于则注,他随我多年,劳苦功高,他若坚持不走,还是给他留个全尸,好生安葬了吧!对外就说,他是忧虑而病,病重身亡,他的家小不许你们为难。”袁谭看了郭图一眼,都躬身道遵命。

回到宅院,沮授仰天长叹:我真的错了吗?一家人上前相劝:“大人还是走吧,否则袁大人不会放过您的。大人,我跟您提过的那个亲戚,定能保大人平安。”

沮授目视此人良久:“你可实话说与我,你那亲戚可是曹孟德派来的人?”

那家人扑通跪倒在地:“大人,绝对不是。我那亲戚说,他也是受人之托,说袁军一败,大人性命危险,他家公子久慕大人英名,甘愿为大人效命,所以,让他们在您危机之时,相助您离开此处。”

沮授沉吟片刻:“他人在何处?你可带他前来见我。”那家人自是高兴,急忙去叫人。

不一会儿,人来到:“小人见过大人。不只大人可愿意随小人离开?”此人正是邺城药方总管:小周。

沮授看他良久:“你叫什么?到底是谁的手下?这番来此,究竟受何人指使?”

小周躬身到底:“小人贱名不足让大人知道。至于我家公子,请大人原谅,在您没有见我家公子之前,恕小人不方便告之。不过请大人放心,公子有令,不得对大人无礼,并说,只要大人愿意离开此处,要往何方,都由大人自己做主。”

“哦?这么说,你家公子的确是为我着想了?那我问你,若是我不愿意跟你们走,你们又将如何?”

“大人,公子说,袁绍是个胜得败不得之人,且喜听信小人谗言。上次大败,归罪于田大人,这次恐会杀害大人您。故公子说,只是为大人性命着想,请大人暂时离开袁绍,至于大人要何去何从,还由大人您自己做主。我们万不敢对您不利。”

沮授思索片刻,突然说道:“我看着你有些眼熟,这么说来,田伯皓也是你们救走的?他可是自愿去了许都?”

小周小心翼翼回答:“大人说对了一半。田先生的确是我家公子派人相救,不过他不是自愿去许都,而是被公子带去的。公子也是受人相托。不过,公子说大人与曹大人有过约定,他自不会强求大人,他让我们带您离开此处后,便听从您的安排。”

沮授又沉思一会儿,终于长叹一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