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部分 (第1/4页)

的亲兵,随着哥哥去建立功勋,也有个好的功名。这也算我对他们的补偿吧!

秦勇也是第一次去我的家乡。当初,派那百名伙计的时候,是我亲自安排的,并没有让他参与,也是不愿意让他知道我的秘密。没有我在场,他会知道什么,就不是我能把握的事情了。这也是我唯一对秦勇隐瞒的事情。

我们一行人行走了十来天,才来到了距离邺城有百多里路途的地方。这坐马车和骑马就是不能比,加上还要照顾两个孩子,不能太颠簸了,速度自然快不起来。最近这两天,我一直在想着心事,想着怎么才能不让家乡的人暴露我的秘密,想着是不是真该把大哥他们接出来了,想着又离开云哥哥他们一年多的时间了,也该回去看看了。浑然没有注意到周围的一切,直到秦勇低声把我从车里唤出来。

看着外面的情形,我大吃一惊,路边走着很多拖儿带女的妇人,她们行路匆匆,不时有走不动的人,瘫坐在道路的两旁。我也见过不少背井离乡的人,还没有见过这么多带着孩子,逃命般行走的妇人。我心中不由得起了疑心。按说,曹操他们在邺城的安民政策还是很不错的,不应该出现这么多逃亡的人呀?还有,就是因为战争而逃亡,也不应该几乎是女人带着孩子,这样的逃亡队伍,简直就是闻所未闻。

我看了看秦勇,他的脸上也是一副很不解得样子。看到我探询的目光,秦勇轻声说:“这两天都遇上的是这样的女人。我仔细观察了两天了,的确很少有男人出现,偶尔有,也是老人。公子,这种情形透着古怪。而且,她们很害怕我们,或许是我们这样的装备吓着了这些人,看见我们过去,她们就吓得哆嗦,甚至抱着孩子就跑得也有。”

怎么会这样,按理说,正常逃亡的人,很希望有人帮助他们,而不是躲避别人。秦勇他们为了护送我和孩子,身上是显露出了武器,也穿了简易的盔甲,可这不会吓人呀!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离开队伍,向不远处瘫坐在地上的一个妇女走了过去。毕竟,我看起来,没有那么吓人吧!

果然,那个妇女见我走近,眼中虽然还有恐惧,却也没有躲避。我蹲下身,轻声询问:“大姐,你这是带着孩子去哪里呀?怎么就你们娘俩,没有个男人跟着?这一路上,怎么都是女人带着孩子在流亡?你们是一处的吗?”

这名妇女没有回答我的问话,而是上下打量了我一番后,问我:“这个小哥是从哪里来的呀?可从邺城经过?路上有没有见到曹军到处捉人?”

我更疑惑了:“大姐,我就是从邺城来的。没有见到有什么曹军拿人呀?曹军都跟着曹大人去青州那边打仗了。你怎么问这个,莫非你们是为了逃避曹军才这样逃亡的?曹大人不是颁布了不许伤害百姓的法令了吗?”

那妇人听我说没有曹军拿人的话,轻舒了一口气,苦笑着说:“这下好了,真没有曹军捉人,我们就不用这么拼命跑了。慢慢走,就没有这么累了。谢谢小哥了。”

她越这样说,我越是疑惑:“大姐,听你的口气,好像是曹军在捉拿你们。这不可能呀!我离开邺城的时候,曹大人才颁布了安抚冀州百姓的文书,明说,不会伤害无辜百姓,不会加重百姓赋税,还要给无家可归的百姓提供田地和住所。不仅百姓,就是原来跟随袁大人的官员,只要愿意归顺,都不计前嫌,委与录用。你们怎么会……”

那妇女长叹一声:“小哥就不要多问了。说是说,做是做,不一样的。再说,我们跟你说的那些人都不一样。算了,不说了,总之是我们命苦。没人追赶捉拿,就算我们命大。我也歇息够了。孩子,我们走吧。”不再理我,她带着孩子起身就走。

看着从我身边走过的疲惫不堪,却还在努力前行的人们,我简直是奇怪极了。就在我还想拉住两个人寻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一个背着小男孩,踉跄着跟着几个大人身后的女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她明显不是和那几个大人一起的,因为她并不大,也就十余岁,走的很艰苦,却没有一个大人看顾她一眼。我想了一下,径直走过去,拦在了她面前。

低头走路的她突然看见眼前出现的衣服,愣了一下,差点没有站稳,我急忙伸手扶住了她:“小妹妹,怎么就你和你弟弟在一起?你娘呢?你爹又在哪儿?你们这是要上哪里去呀?”大人不说,孩子应该好说话些。

果然,这女孩疑惑地看了我半天,才摇头说:“我爹死了,娘带着大弟和我们走散了。”

爹死了?看着疲惫到极点的她,我小心地建议:“叔叔看你很累了,愿意到叔叔车上去休息一下吗?你放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