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页)

了下来。

徐氏却有几分精神气,拉住独女的手笑着说道:“女儿有泪不轻弹,阿和,以后爹爹,怕是不能陪着你了。”

永宁候忍住眼泪,红着眼眶说道:“爹放心,太医说了,您不过是受了暑气,好好养着便是了。”

徐氏却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爹的身体,自己明白。”说完又看了看女儿,又朝着孙女们看去,最后却对着孔尚瑾招了招手。

孔尚瑾连忙走到老太太身边,却不知他临终为何想到自己,要说亲近,他们可一月里头才见几面。

徐氏一把抓住孔尚瑾的手,力道之大让小孩有些难受,却只忍着叫道:“爷爷。”

徐氏点了点头,只紧紧的盯着她看,忽然笑着说道:“是有些像婆婆她老人家。”徐氏这话却是夸张了,先侯爷是国字脸,十分正气凛然的样貌,而孔尚瑾偏像冯氏,跟国字脸压根不搭边,唯一能让人觉得像的,是一双微微挑起的凤眼,和眼中似乎永远镇定的神态。

徐氏说完这句话,又让身边人将私房拿出来,笑着说道:“老头子的东西不多,只当给你们当一个念想。”

三太太的眼神微微一闪,他倒是没料到,老太太临了临了,还能给他们三房也留一份,不过想到留给孔尚香的才是最大头,心中又有些不满。

嘱托完这些,徐氏脸色渐渐青白起来,似乎精神气也被抽光了,永宁候紧紧握着老太太的手,想要挺清楚他想要说的话,但却只能听见几个无意义的声响。徐氏似乎有些着急,最后却无能倒下,冯氏眼神微微一闪,他也猜想的到,老太太最后怕是想要女儿照顾徐家,甚至为此舍得将自己的私房全部分给了在场的孙女孙子,只可惜最重要的话还未说出口却已经撑不住了。

☆、家孝

永宁候府的老太太去世,若是放到平时,恐怕丧礼会变得风风光光,上门吊唁的人要踏平门槛儿才是,只可惜徐氏一辈子过的顺顺利利,死的却不是时候,太后的孝期只过了一半,想要大办却是不行,再说了,这段时间过世的老太太,可不仅仅是他一人。

老太太过世,冯氏连带着几个女婿都觉得惊讶,毕竟这位老太太的身体好着呢,倒是荣国公府那边,冯氏的亲娘孔老太太倒是熬了过来,虽然身体弱了一些,到底是好了起来,冯氏心中大大松了口气,却是亲手操办起丧事来。

虽然不能大办,但去世的人毕竟是永宁候府的老太太,是这段时间之内,除了太后之外诰命最高的。一开始勋贵世家还在犹豫,这到底要不要上门吊唁呢,不去的话实在是说不过去,去的话,又怕碍着皇帝的眼睛。

也幸好这时候景帝倒是慢慢恢复过来,人死不能复生,朝廷的事情她却是一日都不能放下的。知道永宁候府的老太太去了,即使不觉得是给太后哭灵才导致的,到底是让礼部送了重礼,这般一来,朝中大臣也就知道该如何处理。

对此永宁候也松了口气,虽然她与老太太从小并不亲近,但到底是自己的亲爹,死的这般冤枉已经够了,她还能安慰自己,老太太年事已高,过世也是早晚的事情。但若是连身后事都不能好好举办,还不得将这件事记挂一辈子。

白色的灵堂上,永宁候为首,四个女儿在后头,最后面是一群的孙子孙女,而已经出嫁的儿子,却是只能当做客人的。孔尚瑾作为孙女辈分,也得规规矩矩的跪在那边,显得有些突兀,她偶尔抹了抹眼泪,一双眼睛都是红彤彤的,看起来倒是一副悲伤难过的模样。

事实上,不管是冯氏还是后头的人,袖口的地方都浸了姜汁,想要哭的时候便摸一摸眼睛,很快就能刺激的热泪盈眶。孔尚瑾冷眼看着,灵堂之上,只有永宁候是真的有几分伤心,其余人包括她自己在内,对这位老太太的情分都不深,更有几个孙女婿,恐怕对徐氏还有几分怨念,巴不得他早早的去了,别给他们添乱呢。

除了永宁候,来吊唁的人里头,恐怕也只有一个孔尚香,对于这位去世的爷爷有几分真情,不过这些真情,在徐氏想要牺牲他的婚姻,把他嫁进徐家的时候,就消耗的差不多了。所以孔尚香哭得是难过,不过也就是这样了。

老太太的死,最不能接受的恐怕还是徐家,当然不是徐家多么喜欢这位老太太,而是他一死,永宁候府与徐家的关系就更远了,如今除了徐家舅太太,就没有人能用辈分来压着这头,对于徐家来说,这可不是好消息。

为此,这位徐家舅太太哭着上门,在灵堂上哭得那叫一个声嘶力竭,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跟徐氏多么情同兄弟呢,差点就要晕厥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