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 (第1/4页)

听到他这个请求我只得苦笑着念了一遍,这份探报被整理的很好,看来罗士信没少下功夫,敌军在腾县何时扎营,已进驻多少人马,运到了多少车粮,都有很详细的记载,等念完后魏长生道:“汉中的3000兵马还未到滕县,我们若现在劫营倒是轻松,但却有些不值,我看还是等那3000兵到了再下手的好。”

罗士信点头道:“是要等那3000人到了在动手的,不过到时该怎麽劫?你说说你的想法。”

魏长生没说话那常云凤哈哈笑道:“能怎麽劫?长生领兵打中间,我和老谢打他的两翼,将军您就瞧好吧,别看他们人多,一顿冲锋保证能踹他个满地找牙。”

罗士信苦笑道:“那我军的伤亡会有多少?如今咱们是孤军深入,若人马损失太大又该怎麽守这座褒城?”

常云凤被问的语塞,鳖了半天后才小声道:“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既是怕伤亡,那就不如守在这城里不动。”

魏长生横了他一眼后道:“九郎兄弟可有什麽主意吗?”

见他问到我这我想了下道:“不能硬夺,还是先用软刀子划个口在下手好,敌军目前还分散在汉中各郡县,若要全凑到一起我看要后天下午才能办的到,这里是合江县,离腾县180里远,按里程算他就应该是最后到的那批,当然,合江县也许没驻兵,但临近其他的滑县和代县等总会有驻兵的地方,这里有一条官道,我刚才说的那几个县都要从这条道上来腾县,我们可以在这条路上设伏,击破来援的人马后拿着他们的路引令箭于夜间去诈营,进营之后先夺下营门我们的人马再冲进去。”

罗士信点头道:“与你取褒城的手段差不多,但这里有一个大问题,我军不及对方熟悉地理,你只有200骑兵,就算来援的兵马不足100你恐怕也做不到全部杀净的呀,若有人抄小路跑回了敌营,那你这一路不是去多少死多少吗?”

我点头笑道:“将军说的对,所以这次要多派些人,而且最好不骑马,从我们这到那地点大约50多里地,引军急行一夜可至,到地方后只管歇息着等敌军来就是了。”

魏长生皱眉道:“若被当地百姓发觉怎麽办?”

罗士信咬牙道:“抓,碰到一个抓一个,等到踹完营在放,就这麽办了,长生,你马上和谢长海领500人出发。”

我乍听之下不禁当既一愣,怎麽是魏长生领人马去?这个活计该是我的呀,到不是有心抢功,讲到办这样的差事我比他要适合的多,这罗士信是怎麽了?

那魏长生一听令到也是一皱眉,但随既说了声尊令就出去了,我站在帐内忍了数忍,终于抱拳问道:“将军,我不是要在背后说长生和长海的坏话,但他二人有时心粗……恐怕……恐怕干不好这样的差事。”

罗士信笑道:“这个你不必担心,别看他俩书读的少,但都是谨慎之人,这次就让他们去吧,此计虽不是他们提出的,但却能让他们知道多读些书没坏处,这也是为了他二人的今后着想。”

他的话让我哑口无言,无奈下歪头看了一眼那正在咧嘴大笑的常云凤,只好又退到一旁。

第六十七章 孤城

第二天入夜后罗士信只留下400人守城就悄悄的领兵向腾县进发,一路上人衔枚马勒口,20里的路程只两个多时辰就到了,从魏长生他们领兵出发后我就没安稳过,虽然罗士信的解释很清楚,但我还是担心派出的那500人出闪失,此时黑的伸手不见五指,只有对面几里外的敌营内有点点火光在闪,我正愣愣的望着那里出神,忽听背后罗士信的声音道:“九郎,你知道什麽是士气吗?”

我被他问的一愣,随后答道:“柳先生教我读的书上说,兵之胜负者,气也,兵士能为胜负而不能司气。气有消长,无常盈,在司气者治制之何如耳。凡人之为兵,任是何等壮气,一遇大战后,就或全胜,气必少泄。又复治盛之以再用,则气常盈。若一用之而不治,再用则浊,三用则锢,故无常胜之兵矣。”

罗士信笑道:“好一个故无常胜之兵,魏僚子的战威第四读过没有?”

我点头道:“故战者必本乎率身以励众士,如心之使肢也。志不励,则士不死节;士不死节,则众不战。励士之道,民之生不可不厚也,爵列之等,死丧之亲,民之所营,不可不显也。必因民所生而制之,因民所荣而显之,田禄之实,饮食之亲,乡里相劝,死丧相救,兵役相从,此民之所励也。使什伍如亲戚,卒伯如朋友,止如堵墙,动如风雨,车不结辙,士不旋踵,此本战之道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