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部分 (第1/4页)

我想,我们的确不能再像现在这样骑墙了。”

许良清道:“对于国共之间可能生的内战,我的判断和你是一致的。

但现在毕竟还是国共合作期间,而且我们的防区处在**的防区之内,与**合作作战是难以避免的。

难道中央对于我们这样做有什么想法吗?”罗毅道:“不是的,和**协作这一点,中央并没有太大的意见。

在重庆的时候,周副主席明确地对我说,尽管大胆地去做,不要瞻前顾后。

这事实上已经肯定了我们此前的工作。

但是,他也说了另外一点,那就是不要把部队总是当成自己的私人武装。

我想了很久,终于明白他的意思了。”

“他是什么意思呢?”许良清一时有些糊涂。

罗毅毕竟是学过**史的人,他解释道:“无论是八路军,还是新四军,都有一条不可改变的原则,那就是党指挥枪。

所以,我想,周副主席的意思,是希望加强党组织对于部队的控制权,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得到延安方面的信任。”

“那我们该怎么做?”“这样吧,请小静、双勇、晓峰他们都到我房间来,副支队长以上的军官也一起参加,咱们开一个营部扩大会议,讨论一下在部队里建立党组织的事情。”

439 党指挥枪

突击营在新四军里一直是一个另类的存在;其另类之处;就在于这支部队里的党组织一直都没有建立起来;指挥权完全掌握在罗毅个人的手上。

罗毅不愿意在部队中建立党组织;其原因在于担心党组织的存在会对他形成牵制。

他是一个率性而为的人;尤其是与之间有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往来;如果部队里有了一个强势的党组织;他的许多设想肯定都是无法实现的。

考虑到这一点;他便将建立党组织的事情一拖再拖;袁静这个名义上的政委在现实中只能担任突击营的情报参谋;业余时间还得担任营长的生活秘书;那当然就是另一码事了。

对于突击营这种无组织无纪律的状态;延安方面和新四军军部在很长的时间里都采取了宽松的态度;这也是战争年代才有的灵活变通。

各级长也都知道;突击营没有用延安的一分钱、一杆枪;完全是自己出钱养兵;然后再死乞白咧地非要加入新四军;新四军还能提出什么更多的要求呢?真要逼狠了;万一罗毅一甩手投靠了;这个损失可就大了。

对于突击营的表现;延安方面始终都是在密切关注着的。

这一支始终不愿意建立党组织的军队;在关键时刻并没有掉链子。

皖南事变中;突击营千里驰援;并且在暗中支持了高原支队;应当说立场是非常鲜明的。

因此;延安方面也就决定顺其自然;等待着突击营主动地改变这一切。

罗毅对于未来的历史十分熟悉;他知道;要想让突击营的官兵在未来的新中国获得一席之地;唯有让突击营加入共军一方;这一点在若干年前他就已经考虑周全了。

8。n几年之后;内战就会重开;那时候;突击营将会编入解放军的序列;如果仍然保持着没有党组织的状态;对于这支部队的前途影响是非常大的。

张二虎的离开;最终促使罗毅下决心立即开始党组织的建设;他不希望在几年后出现突击营内部分崩离析的状态。

要想让突击营的官员坚定信仰;死心塌地跟随延安;唯有依靠党组织的作用。

在此之前;罗毅一直担心建立党组织这件事会导致许良清的反感;但与许良清交谈过之后;他惊异地现;其实许良清比他的信仰还要坚定。

突击营的营部扩大会议在罗毅的病房中召开了;罗毅介绍了自己与周副主席会谈的经过和内容;正式提出了在突击营中建立健全党组织的提案。

袁静没有想到罗毅会突然之间生这样大的转变;一时兴奋得脸颊通红;如果不是碍于其他人在场;恐怕都会扑上前去给罗毅一个温柔的奖赏了。

陆双勇、苏晓峰、乐家林等突击营老人的反应也让罗毅觉得十分意外;他本来以为这些人会对建党这件事情表现出淡漠;甚至于做好了给他们做说服劝解工作的准备。

谁知;他的提案一提出来;就得到了这些人的热情响应;几个老兄弟甚至于立即举手表示申请第一批入党;请罗毅给他们当介绍人。

在得知罗毅自己也不是党员之后;他们又围上了袁静、薛柄文、唐荣等红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