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1/4页)

萧雨佳颇为不好意思地将我俩领进屋里。她母亲上班去了,只剩下父亲一人,抱着个十八寸的黑白电视机,看得不亦乐乎。

我暗忖这都什么年代?舅爷家里都换上二十五寸的大彩电了,居然还有人家里看黑白电视,看来老家也不是家家都能富起来。

不过倒是挺欣慰的。因为志豪家也很穷,他家的那个二十一寸彩电,还是我省城的家换新电视时,我让爸爸托运回来送给他的。如果这姑娘家里多少有点钱,指定看不上他。所以现在看来,两家差不了多少。只不过人姑娘家就俩闺女,父母健在,相对好过一些罢了。

雨佳的爸爸还算开朗,见我们来,马上让出两个板凳,电视也不看了,拽着我们就天南海北地胡侃起来。

原来,这是他们家的老宅子,在巷子的另一头,还有一套,比这稍大点,租给十字街上做生意的人当仓库了。

雨佳父母在巷子口经营着一家小五金铺,这片老城区里面都是旧房子,各种管道物件三天两头坏,生意倒也红火得很。

他父亲倒是对我很感兴趣,听说是省城来的,抓着问这问那,最后决定……一定要让他闺女考省城的大学,走出这个穷地方。

其实更深层的目的是,既然都熟了,以后去了省城上学自然会有人照顾。

第六十二章 走风(下)

直到快该吃午饭了,在雨佳的提醒下,我们才想起来的最初目的,于是赶忙来到西屋。他们家就三间房,进了门是客厅,东边住父母,西边住姐妹俩,厨房什么的都在院子里。

别看家里小,但一看雨佳就应该随她母亲,都是勤俭持家型的。屋里东西归置得井井有条,凡是有破损的地方,都被她细心地用那种学生中很流行的卡通贴纸给盖着,显得格外温馨。

果然,一来到西屋,我就感觉到,似乎有一阵微弱的气流在屋内盘旋。即使关了门,依然存在。又出门看了看天,虽然已是冬季,但今天风和日丽,根本不应该有风才对。

雨佳说这风大概是一周前开始有的,起初还以为是屋中哪里透风,但看了一圈也没发现。后来试着把门窗都堵了个严严实实,却不小反大。白天好些,晚上则一阵一阵的,害得她和妹妹都要多盖一床被子,但还能被风钻进去。

而且据她说,夜里这风刮过来,就好像是有人在摸你的脸一样,很不自在。

听完叙述,我和志豪心理已经了然,这的确是“走风”无疑。只不过这风走得是有些怪异,按理说长期有人居住的房子,是不应该发生此类情况的。

屋里屋外转了一圈,我和志豪同时锁定了雨佳他们姐妹俩睡觉的地方……炕头。北方冬天寒冷,他们家又是几十年的老房子,所以都没有买床,而是睡的火炕。就是那种用砖和土坯搭起来一米来高的台子,上面睡人,下面有孔道烟囱,冬天可以烧火取暖。

“这火炕今年烧过么?什么时候封的?”我瞅着屋外已经被封上的炕洞问道。

“头两年就不烧了!当时就封住了。”雨佳的父亲在一旁说道:“废柴呛人不说,娃们还嫌干得慌。这不客厅里搭了个大煤炉,平时烧烧水,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封,足够取暖了。”

“得扒开瞧瞧。”志豪托着下巴,沉吟半晌道。

“你们认为是这里面有问题?”雨佳不解地问。

“只是可能。”我指着屋后走风的烟囱道:“那是通到这个炕的吧?封了么?”

“封一头儿不就行了?”雨佳父亲不解道:“那玩意儿杵那么高,也没法封啊!”

我笑了笑,没说什么。

火炕不用,是需要晾晒一段日子后,点一丛艾草扔进去,然后将两头堵死的。不但能防一些虫子的滋生,而且不会让一些小动物给占了去。

北方经常有人家不封炕,到入了冬一点,就成群结队地往外跑东西。要是普通的老鼠家猫倒还罢了,如果有毒虫灵物什么的钻进来,搞不好就会害到人。

志豪早就找来一把铁锹,先将外面的一层黄泥铲下,然后又把那几块后来堵上的砖挨个掏了出来。

我此时让雨佳拿了把手电,待志豪忙完,蹲下身子,打开手电朝里面照去。

这是一个典型的空心炕,除了四角用于支撑的砖块,中间什么都没有,上面架的是水泥板,所以地方宽敞得很。

但很意外,照了一圈儿,什么都没有发现。我关了手电,趴在洞口正奇怪不已,却听到里面似乎传来若有若无的“咕咕”声,很弱,很短暂,但却被扑捉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