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 (第1/4页)

“可我们因为自己的疏忽而留下了隐患。”

“世事难料,谁能想到这次被我们消灭的白波贼只是一支先锋。好了,这件事不用再提,就这么着吧。我们眼下还是考虑一下接下来要应对的事情。白波贼既然是贼,那就不可能吃了亏以后还忍气吞声。郭太等人下次出现必定是倾巢而出。我们眼下要考虑的,是留在陕县固守待援,还是主动出击,与野外消灭那伙白波贼。你们不会是对消灭那伙白波贼没有信心吧?”

黄忠闻言答道:“公子放心,那伙白波贼在我等眼中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除了人数比我们多外,其他方面根本就无法与我们相提并论。”

虽然刘福等人不觉得白波贼可以对自己这些人构成威胁,但战场之上终究刀剑无眼,这次随军一起出发的那些工匠,哪怕损失一个都会叫刘福感到心疼。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邓大大的这句话是至理名言。朝中百官并不觉得被刘福带走的工匠有多重要,但刘福却比任何人都清楚当张掖得到这批工匠以后,无论是哪方面,张掖的发展都能再次提升一个阶段。这些能工巧匠虽然并没有什么大名气,但刘福想要将自己的设想变为现实,这些人都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刘福对外声称在陕县休整一日。同时命人派快马前往洛阳,倒不是真的指望朝廷能派援军来,而是不想给人留下找自己麻烦的借口。

陕县县令名叫李畅,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在听了刘福说有数万白波贼即将到达陕县这个消息后,两腿当即发软。陕县兵力有限,根本就挡不住白波贼的进攻,而更糟糕的就是,作为一县之长,他有守土之责,别人跑了没事,而他要是跑了,那不管最后他能不能活下来,那是绝对没有好果子吃的。

李畅不知道那伙即将到来的白波贼是如何经过河东郡来到陕县的。在他的眼里,大殿下刘辨就是他此时唯一的救命稻草。对于刘福要接管陕县防务的要求,李畅半点犹豫也没有,忙不迭的点头同意,唯恐反应迟了刘辨后悔。

陕县县尉韩封只是一个有些武力的莽夫,带着五百县兵平时维持一下县中治安,欺负欺负小商小贩还可以,但让他们去挑战人数多达五万的白波贼,借他们两个胆也不敢。所以在得知刘福下令接手陕县防务以后,韩封十分自动自觉的带着手下为刘福的人打起了下手。

刘福也没指望陕县的兵丁能够帮忙,只要别到时给自己添乱就可以,见韩封如此识趣,便没有动他,只是让他带人负责维持陕县内的平稳,至于城头,在干掉白波贼之前,不准他带人靠近。对于刘福的这个决定,韩封是万分愿意,傻子才愿意往随时可能发生战斗的城头跑。

两日过后,得到斥候回报发现白波贼已经出现在陕县境内,刘福当即带人离开了陕县。早在得知白波贼主力不日就将出现的消息以后,刘福就跟黄忠等人议定,与其守株待兔,不如主动出击。这次离开洛阳,刘福的队伍里光是骑兵就多达五千,而用这股力量守城,难免太可惜。不过为了安陕县县令李畅的心,刘福除了将这次随行的工匠以及家眷都留在了陕县城内,还留下三千人马协助守城。

队伍一路招摇,就像是根本没有觉察到白波贼一样,到了晚上,安营扎寨,一切都像平时一样。

夜半子时,白波贼主帅郭太带着麾下人马悄悄接近了刘福的营寨。两天前的遭遇让郭太对刘福咬牙切齿,原本他还打算随便应付一下河东卫家就带人撤回河东,但在吃了一记大亏后,他算是将刘福给恨上了。五千人马的损失并不叫郭太感到多心疼,但自己被人追得如同丧家之犬的耻辱,郭太一定要报。眼看着报仇的机会就在眼前,郭太哪里还忍得住。

自黄巾之乱被平息以后,大汉境内还多次出现打着黄巾旗号的叛乱,但其实这些叛乱已经跟黄巾贼无关了,只不过是那些野心勃勃之辈所用的借口。郭太同样如此,原本只是横行乡里的一个小人,但在尝到了权利的甜头以后,郭太深陷其中不可自拔,难保是个贼匪头子,但那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感觉,还是让郭太深深着迷。

看了看天色,郭太估计李乐、韩暹应该已经到达了商议好的位置,当即一挥手,身后的贼兵当即猫着腰,悄悄向着刘福的大营方向摸了过去。眼看着自己人就要到达营门附近,忽然就听营地北面传来一阵喊杀声,郭太心里一惊,还以为是负责北面的李乐提前发起了攻击,当下也不再犹豫,当即带着手下贼兵向着自己负责的营地西门杀了过去。

三面齐攻,利用人数的优势将刘福的人马堵在营地内。只要不要让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