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 (第1/4页)

刘协听到这话心中不由大怒,好在跟在董卓身后的王允及时开口,“陛下,开始吧,莫要误了吉时。”

“嗯。”刘协努力平复了一下心神,低声应了一声,转身开始祭拜祖先。董卓眼巴巴的望着,等待刘协将代表皇权的玉玺交给自己。原本代表皇权的金角玉玺丢了,如今刘协手中的玉玺,那是在来到长安以后董卓命人打造。

好不容易等刘协祭拜完了祖先,捧着一块盖着明黄色布匹的托盘来到董卓的面前双手奉上,董卓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伸手揭开布匹,却发现托盘里摆放的并不是自己当初命人打造的玉玺,而是一块木牌。仔细一看,竟然是块灵牌,而且灵牌上的名字竟然是自己。

董卓就是再迟钝,此时也明白了过来。又惊又怒的叫道:“竖子好胆!”

“噗!”就在董卓准备伸手抓住面前的刘协时,一把长戟穿胸而过,令董卓浑身一震,艰难的回头望去,就见自己的亲信李肃此时满目狰狞。见董卓望向自己,李肃咬牙切齿的骂道:“人人得而诛之!”说完这话,李肃手腕一用力,将身躯肥大的董卓自高台下甩落,董卓自高台上一路滚下,等到停下了,双目无神的望着天空,死不瞑目。

做完这一切的李肃束手对刘协说道:“陛下,伏诛,还请陛下下令,清剿董贼余孽。”

刘协看了一眼高台下正被清剿的飞熊军士卒,沉声下令道:“李卿,务必不要放走一人。”

“臣,遵旨。”李肃大声应是,转身冲下高台,加入清剿飞熊军的行动。

城内的清剿并不困难,已有心算无心,昔日董卓麾下第一精锐的飞熊军被杀得打败,不愿归降的士卒不是被杀就是四散逃窜,而在彻底掌握城中局势以后,李肃一身是血的来到刘协面前缴令。

看着站在刘协身边的王允以及文武百官,李肃不由心中冷笑。这帮不要脸的,眼看没事了就一个个跑出来以功臣自居,就不知道等李郭汜率领大军进城的时候,他们又会是一副怎么样的嘴脸?

“李卿辛苦。”刘协和颜悦色的对李肃说道。

“多谢陛下关心,微臣不辛苦。陛下,不知城外西凉军如何处置?”李肃大声问道。

“城外西凉军皆董贼余孽,陛下万万不可心存善念,放过那些恶徒。”百官中挺身而出一人,大声向刘协说道。不等刘协开口,一旁的王允已经变了脸色,如今大事刚定,这么着急诛杀那些西凉军余孽,恐怕反而激动兵变。要知道城中的兵卒,大多也是西凉军。

狠狠白了说话的郑泰一眼,王允开口劝阻道:“陛下,大多数西凉军当初也是听令行事,如今首恶已除,还是莫要牵连过甚为好。”

“王司徒此话差矣……”

看着在刘协面前展开激烈辩论的百官,李肃沉默不语的站在一旁。刘协也对这些百官没什么好感。当初自己受董卓欺负的时候一个二个不见人,如今董卓被除了,又一个个跳出来以功臣自居,就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人!

要不是眼下可用之人太少,刘协真有意让李肃把这帮不要脸的官员全部抓起来。可也正是因为手上无人可用,刘协也只能暗自忍耐,任由百官争论,等他们争出一个结论,自己认可也就是了。

只是还没等百官争出个胜负,就见有人急匆匆的冲了过来,低声对李肃说了什么,随即李肃脸色突变,急声对刘协说道:“陛下,大事不好,城外西凉军得知董贼被诛以后担心朝廷不会饶过他们,此时已经聚兵来到城外。”

听到大军兵临城下,刚刚还在跟王允争论的郑泰等人当即哑巴了。让他们说可以,但真让他们去跟别人真刀真枪的干,一个个又变成了缩头乌龟。王允鄙视的看了郑泰等人一眼,出声问李肃道:“李将军,城外是何人领军?”

“李李阿大。”

“他可曾提什么要求?”王允又问道。

“这个,李想要请陛下下旨赦免西凉军上下,他们想要返回凉州。”李肃低声答道。

“不行。”出乎众人预料,提出反对的竟然是刘协。就见刘协沉声说道:“西凉军若走,何人拱卫长安。李卿且随朕去城头,待我见过城外之人再做计较。”

刘协的想法很简单,如今董卓已灭,西凉军正是自己争取的对象。虽然西凉军军纪散漫,但好歹也是一军。而自登基至今,手中掌握一支听命与自己军队已经成为了刘协最大的愿望。更何况西凉军若是返回凉州,那迟早会被远在张掖的皇兄吞并。对于张掖王刘辨,刘协比任何人都要警惕。落在别家诸侯的手里,至今好歹还能当个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