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部分 (第1/4页)

的徐盛。

张辽没有为难那个混混,让人给了混混一枚银币后便将混混给赶出门,同时警告混混不要乱说话,否则……

能够捡回一条命混混就已经很知足,哪里还敢胡言乱语,回到家后越想越后怕,感觉寿春自己可能是待不下去了,谁知道张辽会不会派人来灭口。最后一咬牙,混混收拾了一下行囊,启程前往关中。反正自己孤家寡人一个,去关中入了民籍还能分到一些田地,趁早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才是上策。

趋吉避凶是人的天性,混混去了关中找活路。而张辽却没办法想混混一样洒脱,拎包上路。扬州能有今日,不光光是吕布的努力,张辽,曹性等人同样也是功不可没。如今曹性陪同鲁肃出使西汉,最受吕布信任的人就数张辽。自吕布受伤以后,飞熊军就一直是张辽担任主将,眼下吕布虽然遇到了不测,但吕布的家小还在,吕布的儿子虽然年幼,但张辽没有理由只顾自己。

不管是舍不得放弃时至今日的努力还是为了照顾吕布的家小,张辽都态度坚决的留在了寿春。对于吕布的死,张辽一直持着怀疑的态度,虽然陈群的信使说下毒害死吕布的是徐盛,而徐盛是西汉派来的奸细,但张辽对此解释却并不相信。

在张辽心里,西汉帝刘福不是那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而且鲁肃已经前往西汉进行谈判,在谈判破裂以前,西汉方面又怎么可能命人下毒害了吕布。除非这件事是徐盛擅作主张,可也不太可能。徐盛疯了,他这时候毒害了吕布对他自己又有什么好处。若是叫刘福知道徐盛坏了他的好事,想立功?恐怕宰了徐盛的心都有。

本来就心存怀疑,而徐盛让人送来的书信,也让张辽有了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这样就可以解释通了,徐盛不是凶手!说徐盛是凶手的人才是嫌疑最大的人。

陈群、吕蒙,这两个人自吕布被毒害以后就表现的很活跃,一直嚷嚷着要杀了徐盛为吕布报仇。可态度太积极了,反倒叫人感到怀疑。吕布活着的时候都没有那么积极,可等吕布一死,却又表现的对吕布有多忠心似的。

在张辽眼里,陈群、吕蒙想要杀徐盛为吕布报仇是假,杀人灭口是真。徐盛一死,毒害吕布这件事就会尘埃落定,而到那时死无对证,吕布之死也就不会有太多人在意了。

“父亲,谁送来的信?”张辽之子张虎见父亲神色有异,不禁好奇的问道。

张辽收起了书信,并没有给张虎看,见儿子询问,张辽沉声吩咐道:“阿虎,你马上带人赶往长安,告诉军师,主公之死疑点颇多,莫要听信一面之词。还有,要是遇到了徐盛,暂时不要轻举妄动。”

“父亲,这时候让孩儿离开……好好,父亲莫瞪眼,孩儿遵命就是了。”张虎本来想要反对,但一见张辽瞪眼,连忙妥协道。从小到大养成的习惯,老子一瞪眼,儿子就照办,反应慢点就要受皮肉之苦。

见张虎出去召集人手,张辽沉默片刻,摊开纸张迅速写下一封书信,封好之后交给前来辞行的张虎,吩咐道:“把这封信交给军师。”

“好,那等孩儿把信送到以后就立刻赶回来与父亲汇合。”

“你不必回来,等把信交给军师以后,你就留在关中。”

“……父亲,孩儿留在关中做什么?”张虎疑惑的问道。

“你爱做什么做什么,总之不许再回来。”

“……父亲,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孩儿不明白。”张虎苦笑着问道。

“……阿虎,主公身死,但疑点颇多,凶手不见得就是徐盛。而如果不是徐盛毒害了主公,那凶手就另有其人。为父留在寿春,是想要找到凶手为主公报仇。而你还年轻,大可不必为了此事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父亲,我不走。”

“混账,你不走,难道想要让别人把张家给一锅端了吗?”张辽怒声呵斥道。

“父亲,老话说得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孩儿不能眼睁睁的看着父亲面临危险而自己却置身度外。”张虎毫不畏惧的说道。

父子二人互不相让的对视了片刻,张辽轻叹一声,劝张虎道:“傻小子,你不仅仅是我张辽的儿子,还是我张家未来的希望。不管你在关中是从军也好,经商务农也好,总之你不能待在寿春,不光是为你自己,也是为张家留下一条血脉,为父不希望为了替主公报仇,让张家血脉断绝。”

“……父亲,您觉得谁是害了主公的凶手?”张虎见张辽态度坚决,也知道仅凭自己是没法让张辽回心转意的,只能接受了张辽的安排。不过对究竟是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