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部分 (第1/4页)

蒯越是头一回见到刘福,比起想象中的刘福。眼前的刘福要更加年轻一些,但就是这个年轻人。手中却掌握着蒯家日后的命运,令蒯越不得不小心应对。因为不是在正式场合的见面,双方显得都比较随意,而这种宽松的谈话环境也让蒯越心中暗喜。

“蒯先生,这几日在学院过得可顺心?”刘福笑着问蒯越道。

“回禀陛下,微臣……”

“蒯先生,你非是我西汉的臣子,这声微臣就不必了。我知你来长安的目的,可你是否想过我将你安排在学院的用意?”刘福打断蒯越的话道。

蒯越闻言不由一愣。这几日虽然在蔡邕、卢植的陪同下参观了学院的一些地方,但心中有事的蒯越又哪里有心情去参观学院,观察学院与其他地方的不同。听刘福问起,蒯越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答。

刘福见状笑了笑,起身对蒯越说道:“看来蒯先生还不明白我的用意,也罢,来日方长。过几再来与蒯先生相谈不迟。”

走得毫不拖泥带水,蒯越连个挽留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坐在那里苦想刘福话里的意思。难道刘福是有意请自己担任学院的教习?这个职务蒯越自信倒是能够胜任,可做学院的教习又如何保住蒯家在荆州的家业?

“异度,好好想想,莫被一些阿堵物遮住了眼睛。”蔡邕提醒了蒯越一声便告辞离去。而卢植临走之前也建议蒯越这几日最好再好好看看学院。

送走了蔡邕跟卢植,蒯越闷坐屋中,想得心情烦闷,推开窗户打算呼吸一点新鲜空气,就看到随着下学的钟声响起,各个教室中的学子三三两两的经过。看着那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蒯越的心情忽然莫名其妙的好了一些。唤过负责服侍自己的下人。蒯越打算去学院里走走。

在学院内,家世并不代表什么,想凭家世叫人另眼相看,很困难。蒯越一身常服,身后跟着两名下人在学院内随意走动。没人去关心蒯越的身份,自顾自的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

蒯越见到了在球场踢球的热血男儿,也看到了在图书馆苦读的莘莘学子。走着走着,蒯越走到了辩论台,就见两拨人站在台上口沫横飞,说到精彩处更是引来旁听者的连声喝彩。蒯越也坐在一旁听了以后,那些年轻人的观点在蒯越看来只是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甚至有点叫人感到好笑,可正是这种能够畅所欲言的氛围,叫蒯越感觉心情放松。

很凑巧,当辩论结束,蒯越准备离开的时候,就见一个年轻人走上了台,大声宣布了下一个辩论的题目,而蒯越在听到论题以后,原本已经离开座位的屁股又重新落了回去,因为论题与自己有关,论世家是否能够长存。

世家最初都是白手起家,与普通老百姓一般无二,只不过世家的建立者适逢其会,凭借天时地利人和这些不可或缺的因素,成就了属于自己的家族。

什么是世家?拥有大量人力物力并不足以称为世家,那只能称作豪强。豪强不等同于世家,而世家必出于豪强。无论做什么,都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支持的。颍川荀家,汝南杨家,无一例外。

荆州蒯家不是世家,只能算是一方豪强。而无论是世家还是豪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拥有大量的土地。对于农耕民族来说,土地是根本,属于自家的土地那是越多越好,至于别人的死活,并不在世家的考虑之内。

汉末黄巾之乱的爆发,其实本质就是土地兼并严重,大量百姓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为了求活。不得不铤而走险,而这时太平道给了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一个活下去的可能,造反也就成了必然。

世家不是不明白不给百姓一条活路他们也别想好过的道理。但正所谓善财难舍,谁又愿意拿出自家的土地去照顾那些穷鬼?那是皇帝该管的事情。

刘福很清楚这点,所以自入主关中以后,对土地的清查一直被刘福视为头等大事。但凡是不属于世家的土地,刘福毫不客气的收入囊中。而对于世家多余的土地,刘福也是想尽办法的挖进自己的口袋。至于什么样的土地算是多余的土地。在刘福眼里,超过人头分配的土地都算。

世家不是没有想过反抗,可面对刘福强悍的军队,那些反抗都是无力的。在暴力面前,道理总是显得苍白无力,任你舌灿如花,一拳打在嘴上,也只能老老实实的闭嘴。好在刘福对世家直接动用武力的时候并不是很多,更多的还是以说服教育为主。再辅以其他方面的补偿,大多数世家还是选择了破财消灾。当然也有冥顽不灵的,对于这部分人,刘福一点都不客气。谁能保证自家就不出一两个不孝子呢?说白了就是谁的屁股都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