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部分 (第1/4页)

们所承受的压力也因此而减轻了许多。

不过这种减轻是相对的,面对西汉的五十万大军,孙刘袁三家依然感到很有压力。尤其是袁尚,西汉五十万大军横扫北方外族,一旦鲜卑、乌丸这些外族败逃,那就意味着袁尚所控制的河北即将不保。

一旦失去河北,袁尚的势力就会严重缩水。无论是财力还是人力,都将蒙受巨大损失。为了保住河北,袁尚已经有了退兵的心思。虎牢关能不能拿下已是次要,即便真的拿下虎牢关,可如果失去了河北,袁尚也是得不偿失。

就在踏白、龙骑两军纷纷对外族展开反攻的同时,刘备的荆州就在第一时间遭到了西汉的反攻。西汉没有去中原用兵。依然凭借宛城、许昌、虎牢关这个铁三角吸引着孙刘袁三家的主力。

身在巴蜀的张任与庞统率领整编后的二十万铁壁军对荆州的江陵发起了攻击。本来负责牵制巴蜀的魏延、马峤万万没有想到西汉的主攻方向会落到自己这边,率领五万荆州军退守夷陵,向人在宛城外的刘备发出了求援。

到了这时候,孙刘两家才真正做到了亲密无间。任谁都清楚的意识到孙刘两家如今已经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跑不了你也跑不了我,任何一家倒霉。另外一家也别想善终。两家不约而同的放下了往日之间的龌蹉,驻守柴桑的关羽奉命率领五万人马赶往夷陵主持大局。

此时已经不是考虑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考虑是否能够扛住西汉反攻这个问题。江东孙权也没有在这时再出什么幺蛾子,自从孙尚香带着孙绍离开江东以后,孙权虽然很恼火孙尚香的这种行为,但不得不说,孙绍的离去让江东上下变得一心。再也没有新旧之争。这对孙权来说是件好事。

与周瑜的关系得到缓和也是孙权始料未及的。从本心来说,孙权是很想将周瑜收归帐下,可以前有孙绍横在那里,孙权就是想要重用周瑜都不敢。可现在好了,孙绍离开了江东,那就意味着孙绍放弃了江东之主的继承权,周瑜如果还想要留在江东,那唯一能够效忠的对象,就只剩下孙权。

为了避免被西汉各个击破,孙刘袁三家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强攻。眼下已经不是计较个人得失的时候,如果不能三家合兵一处,那三家最终要面临的就是败亡这一种结果。为了抵消西汉数十万大军的人数优势,三家在各自的治下开始了征兵。

在兵员的素质上超不过西汉,那至少要在数量上超过,最不济也要持平才成。三家这次征兵可以说是已经不考虑未来了,眼前这道坎要是过不去哪还有什么未来可言。三家治下但凡年过十五的男子都被征兵入伍,有些地方甚至连十二三岁的少年都没有放过。

面对三家的紧张准备,西汉方面从容不迫,依然按照原定计划进行着。征集的百万大军,五十万去了北边,二十万去了巴蜀,剩下的三十万则在西汉皇帝刘福的亲率下杀向了宛城外的荆州刘备。

这是国战!也是一统天下的开始,身为皇帝的刘福又怎么可能愿意坐在长安等待捷报。不仅是刘福不愿意继续留在长安,就连贾龙、童渊这种已经在兴汉学院武学院教书育人的老家伙也不甘寂寞,加入了这次亲征。

没有走武关,而是通过上庸,与退守此处的水军汇合以后一路浩浩荡荡的杀了过去。水军这次战败,让陆逊、甘宁这些被刘福寄予厚望的水军大将在刘福面前抬不起头,不过刘福倒没有怪罪他二人,温言宽慰,鼓励二人不被气馁。再战就是。

刘福御驾亲征,这让刘备、诸葛亮感到了一丝希望。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只要将刘福给干掉,就算不能干掉,只要击败这一路西汉军,眼前的危机都能立解。

为了解决刘福这个心腹大患。刘备与孙权议定,先放下宛城、许昌不理。两家合兵先去对付刘福。至于袁尚,孙权、刘备已经顾不上了,对他二人来讲,袁尚此时已经与弃子没有多大区别,能够拖住一部分西汉军就算是对得起他二人了。

也就在刘备、孙权合兵一处去找刘福麻烦的时候,袁尚的河北也进入了最严峻的时期。赵云的二十万龙骑军杀入了冀州,在攻破南皮以后一路杀向邺城、一路杀向平原。邺城一丢,河北就不姓袁了。

得到消息的袁尚再也顾不上与孙刘两家的盟约,率领大军渡河返回邺城。对于袁尚的背盟。孙权、刘备都没说什么,此时也没精力去指责袁尚的不厚道,解决当前的危机才是头等大事。

平原

自打西汉龙骑军南下,分兵攻打平原以来,负责平原的辛评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只是半夜惊醒,唯恐在自己休息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