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部分 (第1/4页)

熊熊烈焰映红了半边漆黑的夜幕;更照亮了整个太子军大营。

“完了。”王岳这一刻好似丢了魂一样;目光呆滞的望着化作一堆燎天大火的辕门。

等待他们的命运已然注定了!

在王岳的身后;在大火燃起的那一刻;营内四千太子军齐声惊呼;继而大乱不止。宋军的兵力是他们的两倍之多;没有了坚固的营寨;他们凭什么来对抗宋军的攻势?

没有人是傻瓜;谁都不想死。在这一瞬间求生的**如爆发的火山一样从他们心底涌起;尤其是那些东城郡本地的士兵;东城郡到底属于开州;他们对太子的向心力可是远远不能跟其他士兵来自的地方比的。

“王大哥;王大哥——”几名亲卫拉扯着失魂落魄的王岳。

“唉——”一声出自肺腑的哀叹从他的口中发出;这是什么事啊?八千兵马转眼间就要灰飞烟灭了。

辛辛苦苦筑起的营寨;甚至可以说是为之付出了一半军力为代价筑起的营寨;虽然这个代价是姚方琼之前万万没有料到的。仅仅就是为了赚对手一堆干材一把火烧么?

“跟我走。”王岳低吼一声;呜闷的声音从他喉咙发出;整个人犹如一头受了伤的雄狮。带着身边的亲卫;王岳转头奔向了中军帐;既然大势已不可挽回;那就只有先逃得性命了。

“将军——”离得老远;王岳就看到了在中军帐前立定的姚方琼;他在辕门处厮杀声响起的第一刻就出了营帐;亲眼看着一点点火把引燃堆放在辕门处的干柴;星星点点的火花最终将整个辕门吞没;化作了燎天之火。

“咱们往北走。”望着急奔而来的王岳;姚方琼面色平静的说道。之前的种种不甘已经被他深深地埋在心底;愤恨、懊恼……等等波动的情绪也已经被他重新抚平。所以;现在的姚方琼;一如之前的冷静。

“往北走?”王岳反射性的望向营寨的西面;那是一片不大不高却也不小不矮的山丘。过了这个丘陵;再往南走个三四十里就是渔鼓道的位置。“将军;那渔鼓道——”

后话王岳还没脱口;姚方琼就举手打断了他;“西面必然有宋军的埋伏;那里地势太好;适合隐蔽;肯定是宋军的围堵重点;咱们向从那里突出去的可能性太小。

真的能突围的只有左右(南北)两翼。南面是平原;不利于隐藏;所以败兵也不会往那里窜逃;宋军的守备拦截也会松懈一些。北面则是河流;又是蓝梅山方向;地盘几乎为宋军掌控;往那里逃是羊入虎口;自寻死路。军士们绝不会涉水往那边走的;所以宋军的守备也会更加的松懈和稀疏。

这就是咱们的一线生机。

游到北岸;直接往百仓县城跑!”

姚方琼冷静的给王岳做着分析;也是在说给了二人周边的百十名名亲卫听;这些人是姚方琼最可信的力量;是绝不会放弃的。

青坡南面、东面都是平原;北边过了拿到河水后也是平原。“游过这道河对岸就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咱们往北直走就能达到县城。”

“杀;杀呀——”辕门处大火尚未熄灭;无数的太子军士兵就已经向西逃窜开去。

黑夜就是黑夜。白天的话姚方琼就能顺利的收拢起军队;就是没有了营寨;依靠着手下四千士兵也能做困兽之斗。可是现在;军心已乱;他就是想收拢起来手下士兵跟宋军拼个鱼死网破;也不可能了。

埋伏在西面的焦明挥兵杀上;这种情形下他是一点都不感觉困难;混乱的太子军士兵面对着同样混乱却士气高昂的宋军时;没有半点的优势;不是做了刀下鬼就是乖乖的束手就擒。

接战不到两刻钟;焦明就已经挥兵杀进了太子军大寨了。而这时;一部分的太子军士兵又向着东面和南路逃去。

四蹄飞扬;战马奔驰。如姚方琼所说的一样;陆通把仅有的骑兵投入到了大营的东路和南路;并且还布置了两三千步军在逡巡而动;在大营的东南两路结成了一张并不毫无漏洞的大网——

可是大营的北路却是无甚动静;而大营的西面;焦明已经堵得严严实实了。合着攻杀上来的陆通本部兵马;只是在大营里;就毙俘太子军士兵两三千人。

河水北岸上;姚方琼回头望去南面;目光中充满了不舍、无奈以及痛苦。他的家眷以及姚氏一门上下五支;一百多口老小;全都是在渔鼓道南的宝鼎县城中的啊。宋军此胜之后;若是立刻猛攻渔鼓道;庞子恭能顶得住吗?

他若要顶不住;宝鼎县可不就处在宋军的兵锋下了?

一丝茫然从姚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