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 (第1/4页)

相比缅共分裂之前,现在一盘散沙式的缅甸华人华侨,无疑更加困顿了。

但是,随着龙政的出现,无疑让缅甸的华人华侨高层看到建立独立的华人政权的希望。

作为一名华人,龙政有钱、有国际影响力,还有良好的正面声望,再加上组建磐石国际特种安保公司获得的军事武装。

不管是缅北华人聚居区的彭家声、林明贤,还是掸邦军这边的华人参谋长张苏泉,都将龙政看成是整合缅北华人华侨势力、建立独立华人政权的不二人选。

与彭家声、林明贤、张苏泉这些单一血统的华人相比,一半掸族、一半华族血统的毒枭坤沙之前从来没有过建立独立华人政权的想法。坤沙的追求是掸邦整体脱离缅甸联邦,独立建国。

掸邦人口至少由二十六个民族组成,掸族占百分之六十,同时拥有大量华族,为主要缅北华人聚居区,是一个以掸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

一九九三年,坤沙成功在缅甸掸邦境内建立独立的掸邦共和国,只不过到了现在内忧外患之下,掸邦共和国随时可能颠覆,让坤沙终于认清掸邦整体独立的不现实。(未完待续。)

四零二章 联邦

现在坤沙会有集合整个掸邦的力量向龙政个人投诚的想法并且付诸行动,完全是在九死一生的绝境之下的自保之策。

首先归顺到龙政麾下保住性命,之后向龙政解释清楚他的遇袭与他坤沙没有任何关系,然后借助自己在掸邦境内的巨大影响力帮助龙政稳住掸邦局势,成为龙政麾下不可缺少的左膀右臂,最后再达到自己的利益诉求。

经过与参谋长张苏泉的一番详谈,坤沙终于考虑清楚了。想自己刀头舔血地奋斗了几十年,究竟得到了什么。想当然的掸邦独立,给掸邦人民带来的只有更大的战乱。与其这样,不如归顺到龙政麾下,借助龙政的资金和国际影响力,帮助掸邦稳定下来再去寻求逐步发展。

龙政背后同时站着华国军方、美国军方、日本自卫队以及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就连俄罗斯军方也与龙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掸邦的独立运动持续了五十多年,但是除了战乱和贫穷,掸邦人民其实什么也没有得到。对于撕毁彬龙协议丧失公信力的缅甸军政府,掸邦人民没有丝毫归属感。

一旦龙政接受他们的黄袍加身,成为掸邦的领导人。

拥有龙政这么一位众望所归的实权领导人,在从缅甸军政府独立的诱惑之下,掸邦各路力量很快就能加以整合,形成合力。到了那时,缅甸军政府绝对没有胆量再以军事力量侵犯掸邦,就算缅甸军政府真的冒天下之大不韪进攻掸邦,集合掸邦的各路力量再加上龙政的唯一统帅,掸邦也不必再怕缅甸军政府。

浑身是刺,无处下嘴。那时的掸邦不仅能够独立,还能获得梦想中的和平以及发展。如果真能变成这样一幅景象,那么坤沙这些拥护龙政的人,无疑就能载入掸邦的历史之中。

前果敢特区主席彭家声、掸邦东部军阀林明贤、毒枭坤沙以及参谋长张苏泉三方缅甸掸邦内部势力,很快便就集合整个掸邦的力量向龙政个人投诚这点达成共识。

一九八九年三月十一日,时任缅共东北军区副司令的彭家声率部发动兵变,宣布脱离缅共,成立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对外简称果敢同盟军,彭家声出任果敢同盟军司令。三月三十一日,果敢同盟军与缅甸军政府和解,成为一九八八年以来第一支与缅甸军政府签署和平协议的少数民族武装,其辖区被缅甸中央政府划为掸邦第一特区,彭家声兼任特区政府主席。果敢保留自己的武装,缅甸中央政府仅在当地派驻少量行政、教育人员。

一九九二年十月,果敢同盟军发生内讧,杨茂良兄弟打败彭家声兄弟,杨茂良出任果敢同盟军总司令兼任特区政府主席,彭家声率残部六百余人投奔其女婿林明贤。

毫无疑问,前果敢特区主席彭家声、掸邦东部军阀林明贤、坤沙集团,三方缅甸掸邦内部势力之中,表面上看寄人篱下的彭家声此时势力最弱。但是姜还是老的辣,作为果敢王,被杨茂良赶出果敢的这三年,彭家声的势力飞速暴涨,并且已经获得佤邦联合军、掸东同盟军、克钦独立军三方势力的支持,如果不是龙政的横空出世,彭家声已经开始整军备战,准备打回果敢。

一九八九年四月林明贤率部脱离缅共自立,任缅甸掸邦东部民族民主同盟军司令员兼同盟军军政委员会主席,同年五月与缅甸军政府议和,六月三十日任掸邦东部第四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第四特区军政委员会主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