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 (第1/4页)

泽罗伯托这个进攻策源点上遭受更大的逼抢压力之后,汉堡队也迅速进行了调整。

上半场面对萨维霍维奇不算特别紧逼和主动拼抢的防御方式,泽罗伯托更多时间是一看二慢三通过,这也符合他的年龄体能和技术风格。

下半场遭到爱德华多和奥巴西双重包夹逼抢之后,泽罗伯托更多采用一脚传递,甚至干脆放弃拿球和中转,改成通过跑位对霍芬海姆两名队员的位置实施牵扯和压制,为队友创造机会。

陈灼呢,他也开始主动回撤拿球,取代泽罗伯托,成为了汉堡队的进攻策源点,特舍、孙兴民和范尼这三个点上的进攻,现在更多的是从陈灼的后腰位置甚至比后腰还要往后一点的位置上直接发动。

纵然是菱形站位,魏斯也不能完全脱离自己的防守区域,而且特舍虽然取代了范尼,但是他的站位比起上半场的范尼明显靠后,在菱形站位的古斯塔沃和魏斯之间。

特舍的这种站位选择和忽前忽后的跑位,使得霍芬海姆的双后腰,忽而出现古斯塔沃站位靠前给范尼留出空间的情况,忽而出现魏斯站位靠后的情况,又使得陈灼能够从容带球前进。

霍芬海姆教练兰尼克感觉的到,汉堡队针对霍芬海姆的双后腰平行站位和菱形站位,显然是下足了功夫,而且只是一名球员的调整,汉堡队的队员便根据站位和跑位,打出如此丰富的配合,这充分说明,汉堡队也是一支战术素养极高的球队!

何止是战术素养极高,汉堡队的针对性也是非常的强!有这种感觉的,是看台上的富勒姆助理教练莱利文森,他愈发强烈的感觉到,汉堡队今天就是把霍芬海姆当成一个“陪练”,针对双中后卫平行站位的区域防守体系做进攻套路演练的!

下半场比赛第15分钟,孙兴民接到陈灼的后场传球后没有下底,而是选择了横向内切的方式,古斯塔沃上前对孙兴民进行防守,魏斯后撤去补防特舍……

莱利文森手里的摄录机跟踪的陈灼又是一个爆发力极强的突然启动,在陈灼身边的霍芬海姆前锋伊比舍维奇被中国球员两三步就甩开了身位!

“左前卫内切逼迫菱形站位的后腰回收,然后就是回传了……”莱利文森敏锐的判断出汉堡队的进攻路线了。

果然不出所料,孙兴民内切并横传给特舍的地滚球,被特舍不停顿直接向后回敲,由于魏斯的回收和伊比舍维奇被陈灼的突然启动甩开,接到球的陈灼顺势一趟就逼近了那个“三十五米”区域……

对于陈灼来说,迎球不停顿就是一脚抽射,就有些唐突了,这么远的距离,守门员的反应速度足够,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对方失误上面,战术不是靠蒙来完成进攻的。

趟了一脚,霍芬海姆的后腰古斯塔沃就已经横亘在陈灼的射门线路上,封住了陈灼起脚的角度,霍芬海姆的球员反应还是很快的!

没有起脚的机会,陈灼主动向右侧横拨横带,古斯塔沃用余光看着中路没有后排插上配合的汉堡队员,脚下始终跟随移动,不让陈灼有变向突破的空间。

“接回传之后不是实施超远距离射门,正面没有角度的时候往右边路盘带,这是要为后排插上的队员拉出空档吗?暂时没看出来谁会从这个拉出的空档启动……”莱利文森继续着自己的跟踪摄录,想着富勒姆的后腰,也具备这种迅速补防到位的能力。

泽罗伯托向陈灼身后跑动过去,古斯塔沃和爱德华多也进行了防守交换,古斯塔沃不再跟着陈灼朝边路牵扯,转而对泽罗伯托实施盯防。

对活动到右路的陈灼来说,这个防御区域是由爱德华多负责,还有奥巴西配合着试试逼抢和围堵,爱德华多的背后,克里斯蒂安已经严阵以待……

几乎就在陈灼和泽罗伯托交叉换位完成的瞬间,陈灼出脚传球了!横向跑动中半转身,一脚直塞,传向霍芬海姆的左边后卫克里斯蒂安的防守区域……横切中的直塞斜跑战术,这是区域防守战术体系发动进攻时候的典型套路!

霍芬海姆的短板和富勒姆都是那么近似,霍芬海姆的左后卫克里斯蒂安是32岁的巴西老球员,富勒姆的左后卫……下场对阵汉堡的时候,孔切斯基累积黄牌停赛,顶替孔切斯基上场的,将是替补右后卫潘特希尔,或者是本赛季从挪威联赛转入的挪威左后卫比约恩里瑟,大半个赛季以来,潘特希尔对左后卫位置可以踢,但并不能完全发挥,然而另一名左后卫比约恩里瑟,似乎还没有完全融入球队……

也就是说,汉堡队的进攻战术中,也已经充分考虑到了对手左边卫的防守区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