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 (第1/4页)

统的足球培训。

同时,杨诚表示,他将在香港和深圳与100所小学合作,同样在每个学校开办一个“伯明翰足球集善基金特招班”,同样是6到12岁的孩子,但是不限于灾区,而是来自全国各地。

按照杨诚的说法,最初是没两年招一次,再之后是每年招一次,每年6000名6到12岁的孩子,十年的时间,为大陆和香港两地培养足球人才打下牢固的根基。

第二个梯次,是中学校园联赛机制,“伯明翰足球集善基金”将在香港和深圳各挑选36个中学,总计72所中学,在每所中学的高中部和初中部各设置一个“足球特招班”,并且成立高中代表队和初中代表队各一支,在两座城市均设置甲乙丙三级联赛,其中甲乙级联赛为设有“伯明翰足球集善基金特招班”举行,每个级别各14支球队,丙级联赛中“伯明翰足球集善基金特招班”8支,每年会开放6个名额给两座城市其它学校,报名超过6个的通过资格赛进入丙级联赛,联赛同样设有升降级……

每年的“双城校园联赛”分为深圳赛区和香港赛区,两个城市高中组和初中组的前三名共六支队,参加每年暑期的“冠军联赛”,争夺最后的总冠军。

第三个梯次,是“伯明翰体育大学”,三个校区分别设在英格兰、香港和深圳,按照杨诚的规划,从现在开始筹备小学和特招班,6年之后筹备中学特招班和校园联赛,12年之后,特招班将以每年6000名的数量向这所大学输入体育人才。

其实并非每个参加过这个12年系统培训的孩子都能够成为球星,但是他们可以通过在这所大学里的学习,成为教练、助理教练、技术指导、体能教练、门将教练、队医、裁判、翻译、体育经纪人、体育媒体从业人员等等角色,让他们有一技之长在体育这个行业里进行发挥和展示……

再经过3年到4年的高等体育教育培训,校区分别设在英格兰、香港和深圳的这所体育大学学生,将以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英国三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学学士学位毕业,从第16年开始,每年为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输送6000名左右体育专业人次,记住是每年!如此再过10年、20年,一代一代,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的足球地基,将扎实无比!

日本在80年代做了个“百年振兴足球”的计划,实际上短短30年左右,他们就已经成为了亚洲足球强国,中国的“只争朝夕”也好,“横下一条心”也罢,却一步一步让中国落到了世界排名第90几位……基础不打好,再着急也是没有用的!

正是因为深刻了解中国那些所谓富豪和俱乐部大佬们急功近利的透支,正是因为明白浮躁的中国人根本就没有人会去做任何“打地基”的事情,陈灼对于杨诚的这个“计划”才有浓厚的兴趣。

只不过……陈灼的顾虑是,他并不了解杨诚,也不知道他这些建议为什么不和中国足协主席聊聊,他和残联的邓公子还有诸多红二代红三代都交情颇密,这种利国利民的计划,为何不早点付诸实施?

另外一点就是,这个计划的确是好,但是完全可以在五年以后,在陈灼退役的时候再来帮助杨诚去实施,目前陈灼也看不出自己能够在这个庞大的计划中体现什么价值……

“阿灼,我分析过你现在的平台,无论是汉堡还是安德莱赫特,对于你来说都是不错的平台,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达成这样的协议,伯明翰购买你作为球员的所有权,然后无论是汉堡还是安德莱赫特,下个赛季你作为伯明翰球员的身份,租借过去……”杨诚讲述着自己的构思。

陈灼诧异了一下,啊?还可以这样?可是,这个香港神秘富豪,到底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仅仅就是让他担任这个“伯明翰足球集善基金”的挂名代言人?

“这封信,阿灼,你务必交给你的经纪人,我非常有诚意和他认真的谈一谈。”顿了一下,杨诚凑过来说道:“阿灼,你可以口头告诉他,我和霍夫曼,还有斯多克罗格,都已经交换了看法……”

“就是您这个收购之后再租借,咦?奇怪啊,那斯潘维茨不应该一点都不向我透露啊?”陈灼不免狐疑。

犹豫了一下,陈灼走到一边,拿出手机,拨通了斯潘维茨的号码,说道:“你好丹尼尔,不好意思打扰你休息,我现在和杨先生,伯明翰的杨诚先生在一起,还有海蒂,是偶遇……”

电话那边沉默了半晌,说道:“Patton,是收购之后再租借,只是让你成为他的足球基金的代言人吗?”

陈灼道:“哦,你知道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