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 (第1/4页)

作为前苏联足球的组成部分,乌兹别克斯坦队在球队风格方面完全秉承了苏联足球的特点,个人能力方面。乌兹别克斯坦的球员并不突出,但执行主教练的意图非常坚决,整支球队作风凶悍,像一支机械化部队一样训练有素,移动迅速,阵型始终保持整齐。

战术特点上,乌兹别克斯坦在强队面前他们经常运用防守反击战术。他们的射门效率比较高,最为擅长的战术,是利用对手站平的后卫线间的空当向前塞直线球,由启动速度快的前锋队员猛插对手中后卫的身后,直扑对方禁区,往往用最直接的方式制造单刀球。

除了快速反击之外,利用定位球打开局面,也是乌兹别克斯坦的一个重要得分手段。归纳起来,长传反击、定位球和凶狠围抢构成了乌兹别克斯坦的“三板斧”。

从风格上面,乌兹别克斯坦更接近欧洲球队的风格,本次对亚运会的准备,巴乔也是把乌兹别克斯坦当做了最为重要的一个对手。维琴察、伯明翰、汉堡,这都是打防守反击的球队,此次欧洲拉练的备战。巴乔也是把这几个热身对手当做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加强版”。

在原本的计划中,巴乔的保守估计是和阿联酋、乌兹别克斯坦打平,通过力拼孟加拉队,以小组第二或是四个成绩最好的小组第三。获得出线权。

毕竟是一支52年没有在亚运会上出线过的球队,尽管有五个“欧援”加入,但是巴乔依然不敢托大,谨慎稳妥一些总是没有坏处的。

乌兹别克斯坦队的球员大部分来自他们的国内联赛,看了一些搜集到的乌兹别克斯坦国内联赛的录像带之后,巴乔认为,乌兹别克斯坦的联赛比中超联赛的水平还要差一些,和K联赛、J联赛更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而且乌兹别克斯坦也是和中国一样,青训方面缺乏体系,基本功的缺失,毛躁的性格以及起伏不定的状态,几乎是他们所有球员都有的毛病,包括他们的守门员!

乌兹别克斯坦一直习惯于打四后卫体系,巴乔仔细研究了他们的双中卫,发现这两名中卫单兵防守能力很强,但是两人的协防以及补防换位意识都欠佳,很可能被对方利用灵活的穿插跑位打穿整条后防线!

而且他们的左边后卫也是优缺点鲜明,速度快助攻能力强,但是防守动作大,非常喜欢犯规,经常在联赛中吃到红黄牌,对于拥有陈灼的香港队来说,这个左后卫简直就是香港队安插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卧底人员!

中场方面,乌兹别克斯坦习惯于双后腰加两翼的中场组合,这也符合他们的防守反击和凶狠围抢的战术体系,其中28岁效力于首尔FC的后腰叶帕罗夫,他的长传通常是乌兹别克斯坦反击的策源点。

前锋方面,32岁身高1米87的沙茨基赫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头号球星,在基辅迪纳摩队效力10年的他跟随这支乌克兰豪门获得了6冠4亚,在欧冠和联盟杯赛场都有征战经历,并曾经两获乌克兰联赛的最佳射手,一度被认为是接过了舍甫琴科的枪。

不过沙茨基赫是无法和欧洲一流前锋相比的,他控球能力差,持球进攻能力一般,他自己创造机会的能力相对比较弱,比较多的是依赖队友的传球,需要一个强大的攻击体系支撑,才能让他发挥门前嗅觉灵敏和抢点能力强的特点。

就像梅西在阿根廷队的发挥远远逊色于他在巴萨的发挥一样,沙茨基赫在国家队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而且沙茨基赫速度一般,并不适合防反战术,不过在任意球战术中可以发挥抢点的威力。

另一名前锋,效力于俄罗斯联赛的喀山红宝石的23岁球员纳西莫夫,乌兹别克斯坦的防反战术中的速度型前锋,就是由他的担任了,他和沙茨基赫正好构成“一高一块”。

对于乌兹别克斯坦的演练,巴乔强调的是四个重点球员,一个是他们的前锋9号纳西莫夫,强调不要漏防让他跑起来,第二个是后腰叶帕罗夫,就像是对付阿联酋的玛塔尔一样逼抢他,不让他从容打出长传。

第三个重点,才是他们的头号球星沙茨基赫,只要防住前面两个点,沙茨基赫的威力在运动战中就完全发挥不出来,而定位球的时候,陈灼回撤和容阿平一起夹击沙茨基赫,是足够对付他的!

前面三个重点都是防,第四个重点是抓住对方左后卫丹尼索夫犯规多的弱点,由欧阳耀冲从边路冲击他这个点。

虽然已经获得了一场胜利,但是本场比赛香港队依然踢的小心谨慎,按照巴乔的部署,开场的五分钟,依然是对裁判的执法尺度进行测试,只不过……

“嘟”随着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