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 (第1/4页)

整个采访的过程分为两部分,中央台的主持提问,占据了大约有45分钟的时间。而留给热心观众与热心网友的时间,则显得少了很多。不过直播的计划并不会因为这些人的热情,有所延长。一点五十九分的时候,导播立刻便掐断了所有外界的交流平台,主持人亦适时的向李宁商接受此次采访标示了诚挚的感谢。

经过总结,李宁商所接受的提问主要集中在几个焦点上,一、多特蒙德队明年的目标。二、对于明年国内股市的预期。三、对于国内足坛现状的看法。

对于前两个问题,李宁商皆极为高调的予以了看好的预期。在欧洲住久了的他,学会了欧洲人张扬的个性,“三冠王”成为了李宁商口中的宣言。而上证重新突破2000点大关,也成为了可以预期的事情。但对于第三个问题,李宁商则显得沉稳了许多。不谈预期,不谈改革,他只是重复着中国足球进入了一个非常困难时期的现实。李宁商不断在告诫着球迷不要放弃足球,因为还有许多如同他这样的足球人,正在努力的想要改变这一现状,他请求球迷们不要让他们的努力最后成为一厢情愿。

经过了一年的磨练,李宁商在应付采访方面已经形成了一种个人风格,这是不断磨砺的结果。中国的语言实在是过于博大精深了。任何一句话,都会造成不同的几种理解方式。想要将语言磨砺的滴水不漏,实在是一种异常困难的事情,但又是不得不去做的一件事情。

当李宁商从演播室中走出的时候,他望向了自己的首席幕僚,见对方的右手悄悄的竖起了大拇指,他微微的点了点头。这便表示刚刚的采访中,自己没有留下任何可以给别人发挥的把柄。否则,自己可就要加班研讨解决方案了。因为他知道,到达了自己这个地位的人物,每当有什么采访,总会有那么一群专业人士,在一旁监听的。

离开中央电视台,返回酒店的李宁商立刻便被形象顾问拉到了一旁收拾起来。奥组委举行的招待酒会可不是可以随随便便就出席的。特别这场招待酒会还是专门为其准备的。

这一年中,世唐的体育投资基金一共向国内的个个体育项目捐助资金多达两亿人民币,而且大部分的捐款都是飞向了各个企业所不愿投资的弱势项目,比如拳击、比如田径等。中国体育界可是憋足了劲想要在北京奥运会上,一举在金牌榜上超越美国、俄罗斯,成为金牌第一大户。弱势项目便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补充。对于李宁商的慷慨捐助,国内的体育界当然是无限感激的。

早有消息灵通人士通知李宁商,今天晚上,刘琦、霍映东等人都将出席这一酒会。在酒会上,北京奥组委将正式委任李宁商为奥组委的名义筹备委员。而出于李宁商对于中国体育事业的慷慨援助,甚至有部分相关人士,提议,让李宁商出任中国的奥委会的代表委员。

对于这些,李宁商倒是不那么在乎。中国竞技体育的飞速增长,是与经济的告速增长成正比的,随着人民对体育项目的越来越关注,各界对于体育运动的投资也必将越来越多,中国的体育人才亦将越来越多。

但这种情况放在足球事业上,却成为了一种相反的情况。大量资金的涌入,并没有使足球运动越来越兴盛,反而造就了中国球员骄纵、懒惰的恶习。无心事业,安于享受成为了现在大部分足球运动员普遍的思想。李宁商关心的是足球,他最为想要解救的是足球。

秘书走进了房间,他看见形象设计师正在认真的在李宁商身上比对着西服应该搭配的小饰件,便站在了一边。

“什么事?”李宁商询问道。

“霍映东先生的秘书打电话过来,说在晚上的酒会上,霍映东先生想耽误您一点私人的时间,双方私下交流一下。他有些事想寻求您的帮助。”

“回答他,我非常高兴可以与其进行交流。具体的时间,抵达会场后,由你与他的秘书约定。”李宁商吩咐道。

从镜子的反射中,李宁商看到秘书走出了门外,并轻轻的掩上了房门。他陷入了思考当中。不清楚对方为什么会忽然找上自己。自己与霍映东从没打过交道,无任何交情可言。

难道是为了奥委会委员的席位?李宁商皱起了眉头。

第二百二十六章 晚宴

虽说奥组委的酒会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表彰世唐体育投资基金这一年为中国体育所做的贡献,嘉奖李宁商的表现。但对外打出的招牌却是“奥运军团成果报告会”。几个弱势项目的代表,将会出现在酒会上,向与会的嘉宾,通报近一年,这些项目的成就。由于世唐体育基金的投资,这些项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