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 (第1/4页)

因此高军的计划是首发上蒿骏敏。领先两球以上后换浩克加强反击能力,如果自己因故不能上场的话,则让浩克顶替自己的左边锋位置。说起来,令高军十分遗憾的是,浩克虽然身体极其强壮,盘带技术也很出色,但他的平衡性却不太好,因此缺乏背身拿球能力,再加上他的射门也不够稳定。很难胜任中锋的位置,这实在是令他深感可惜,因此告林一旦不能上场,德累斯顿就只能让高军踢这个位置了,而且还得对战术作出微调,因为现在的高军同样缺乏背身拿球能力,踢不了告林在队中承担的防守型中锋职责。

高军从日本带回的球员除了浩克之外,还有一个“附带的赠品”。那就是历史上一度成为国际米兰主力边后卫的长友佑都。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高军对日本球员普遍很不感冒。但长友佑都却是一个例外,因为他与高军一样,都是深爱足球之人,在高军的记忆中,这个家伙的成长史也堪称励志的传奇。。。。。。

日本拥有亚洲最完善的校园足球体系,高中生球员如果天赋不错。一般都会被大学的足球教练发现并推荐给学校,从而能以较低的考分进入大学,而少数天赋特别出色的甚至可能从高中直接进入职业队踢球。

然而,高中时期的长友佑都却并没能表现出能够打动大学的潜质,但他还是靠着自己出色的学习成绩在2004年考进了明治大学。在整个大学一年级。长友佑都只是跟随二队训练,比赛中连替补席都进不去,只能在看台上当啦啦队,但他的勤奋刻苦最终还是打动了校队教练,升到大二以后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上场机会。

从此,长友佑都开始了飞速成长,他只用一年时间就成为了日本大学生联赛中最优秀的边后卫,并在大二结束后收到了j联赛东京fc队的邀请。此后长友佑都更是一飞冲天,在短短两年内就成为了日本国家队的主力,2010年世界杯结束后,长友佑都转会到意甲切塞纳队,次年1月租借至国际米兰队,随即依靠着自己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国际米兰的合同,并且一度成为蓝黑军团的主力球员,几年时间就从一个大学校队的啦啦队员成长为欧洲豪门的主力,的确堪称励志。

而高军更佩服长友佑都的,则是他从小酷爱足球却一直被认为没有天赋,在这种情况下他却始终没有放弃自己成为职业球员的理想,即使以他的学习成绩,完全可以获得更好的工作岗位。

在高军看来,各方面天赋都不比长友佑都逊色的容昊之所以在历史上没能成长到前者那样的高度,除了三次严重伤病的打击之外,缺乏像长友佑都这种对足球的热爱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

对容昊极其了解的高军十分清楚,容昊踢球的目的一是为了赚钱、二是为了感情,但他从来都没有狂热地热爱过足球,历史上他去了恒大之后,由于这里不再有他能够为之拼命奋斗的好友与恩师,又发现自己开店做生意也能赚到很多钱,这小子在训练比赛中就明显没以前那样努力了,虽然表现还算中规中矩,但在内行看来,混日子的态度十分明显,而他的竞技水平也很自然地从此停滞不前。。。。。。

因此高军将目前实力对德累斯顿不可能有任何帮助的长友佑都签下,很大程度上就是希望利用他来刺激容昊,让其更加上进。高军很清楚,容昊或许并不那么热爱足球,但他却是一个好胜心很强的小伙子,一个原本水平远不如他的球员却迅速缩小差距甚至超越他,这是绝对无法容忍的。。。。。。

至于自己的拔苗助长会对长友佑都造成什么影响,高军则并不是十分在意,他如果还能踢出来,对德累斯顿是件好事,如果因此废掉,损失最大的也是日本队,而德累斯顿付出的不过是少得可怜的一点工资而已。。。。。。

长友佑都是德累斯顿在冬季转会期的最后一笔引援,此后高军才开始为球队寻找合适的主帅,由于人员都是高军定下来的,即使新帅来了也不可能动摇高军在队内的权威,但也恰恰是因为这个,极大地增加了德累斯顿招聘主教练的难度。。。。。。(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章 新帅和分工

ps: 感谢书友“【南宫傲天】”的慷慨打赏和书友“清风dunk”、“清风dunk”投出的月票。

这是第一卷的最后一章,从第二卷开始,高军将正式开始在欧洲踢球的岁月,而本书的重点也将逐步转向欧洲赛场,希望大家能够继续支持^_^

另外为了方便冲全勤,从第二卷开始,每章的字数将增加到3000,一开始先攒些稿子,周一到周六每天发一章、周日发两章;冲全勤的月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