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 (第1/4页)

“与日本相比,不算严重。”

怎么跟日本比?为什么不跟美国比?

“其实,相对而言,我国的灾情是比较轻的。”邹建博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美国暂时没有受到影响,但是并不意味着美国能够幸免。地震能量在板块内传递时,衰减的速度非常慢。大概一天之后,美国西海岸地区就会受到影响。如果太平洋板块受撞击影响整体向西移动,美国西海岸的沿海地区很有可能整体坍塌,包括洛杉矶、旧金山在内的特大城市将沉入海底。”

“什么!?”罗晋勇再次惊讶了。

“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太平洋板块整体向北移动的可能性非常大,美国西海岸地区同样会成为重灾区。”

罗晋勇咬紧牙关,他不是地质学家,无法对邹建博的推测做出评价。

“好了,现在不是讨论这些话题的时候,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杨方烈把话题拉了回来。“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灾情进行评估,预测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及时做好防范与救灾准备。”

“杨总,我建议进行疏散。”罗晋勇觉得,必须提出这个建议。

“疏散?”

“沿海地区的城市都必须进行疏散,此外东北、华北、江南、东南与华中地区的大城市也必须进行疏散。我并不是怀疑邹建博教授的科学推断,但是我们不能冒险。数日之内,各种次生灾害就会到来,也许疏散会导致大规模社会动荡,但是总比让民众留在城市里承担风险好得多。再说了,最多只需要几天,就能让疏散的民众回家。不管怎么样,我认为应该及时疏散城市居民。”

罗晋勇说完,邹建博点了点头,说道:“我同意罗教授的建议。我做出的预测,只针对大方面,并不针对个别情况。如果发生意外情况,哪怕只有一座特大城市受灾,后果都难以设想。至于沿海地区的城市,必须立即疏散。也许不会发生地震,但是超级海啸将在两天后席卷整个沿海地区。”

两位科学家持相同观点,减少了很多麻烦。

接下来,几位国家领导人开始重点讨论疏散工作。

杨方烈没有参加讨论,由几位军兵种司令官代替他参与会议,因为他还得参加总参谋长会议。

罗晋勇也没有参加疏散工作的讨论,他已经提出了建议,剩下的事情与他无关。

“教授,要休息一会吗?”

“不用,你把收到的信息分类整理之后发给我。”罗晋勇点上了烟,虽然在他前面的墙壁上就有一个禁止吸烟的标语。“另外,继续设法与迪戈加西亚取得联系,找到张小刚之后马上告诉我。”

佟少伟点了点头,他就在休息舱外面的过道上处理工作。

超级海啸的推进速度为每小时三百八十公里,再过两个小时就将吞没北海道,然后是日本的其他列岛。此后,海啸的速度会大大降低,但是仍然高达每小时上百公里,海浪的高度会降低到五百米以内。因为海啸在冲击日本本土之后会反射部分能量,产生干涉效应,所以大概要二十四小时之后,海啸才会到达冲绳群岛,并且在这里再次减速与降高。到达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时,海啸的速度将降到每小时六十公里左右,高度降到一百米以内。到达中国东南与南部地区的海啸,因为受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的阻挡,即便速度不会继续降低,高度也会将到五十米以下。

可以说,西太平洋地区密集分布的岛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黄海、东海与南海北部较浅的水深,也对遏制海啸,特别是降低海啸水位高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只是,在太平洋另外一边,情况就没有这么理想了。

因为没有岛屿阻挡、加上北太平洋的平均水深高达数千米,所以超级海啸将毫无阻挡的横穿太平洋。在到达美国西海岸附近时,海啸的速度仍然在每小时一百五十公里以上,水位高度在五百米以上。虽然在冲击陆地之前,海啸的速度与水位高度都会有所降低,但是仍然能席卷美国西部沿海平原地区。

只要美国当局不是太迟钝,此时也已经开始疏散西部地区的居民。

同样需要紧急疏散的还有俄罗斯远东地区、美洲大陆西部沿海地区、整个中美洲、澳大利亚东部地区与新西兰。

至于太平洋上星落密布的众多岛屿,无一例外的都将被海啸吞没。

显然,日本是重灾区。

地震之后,海啸接踵而至,而且在冲击日本列岛之前不会减弱。这意味着,除了极少数呆在海拔高度超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