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 (第1/4页)

两人坐定,寒暄了一会儿,等到服务生给他俩送来茶点之后才进入正题。

武松先是把招聘广告的单子给了主编,谈了一下有关招聘的事,主编惊讶于厂长这么一个最重要的职位居然要从外面招人而不是自己管理。

武松用第五名不擅长管理为理由轻描淡写的解释了招厂长的原因,主编也没有再多问,答应明天就把广告登出去。

两人又聊了一些关于专题报告的细节,话题渐渐的开放出去,见时机差不多了,武松趁机向主编打听议院和内阁的事,谈兴正浓的主编也乐意分享一些未公开的内部消息,武松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并且慢慢的将话题引向那条刚刚获得批准即将开工建设的国道。

“听说那条路快开工了,可是这几天我听店里客人们的讨论,好像钱的筹集上出了点问题。”武松装作无意的样子扔出一条假消息。

“是吗?没听说啊。”报纸人对任何信息都有一种职业病性质的敏感,主编更不例外,一下就被这假消息给勾住了,使劲回忆这几天有没有手下记者跟他讲过类似的事。

“哦?那这消息应该还只在内部流传,毕竟店里的那些客人也不是平民百姓,从他们嘴里说出来的话还是有一点可信度的。”这后半段话虽然是实情,可是和前面的假消息一联系上,这话里的味道就完全两样了。

主编立马上当,开始认真琢磨回头要怎么安排自己手下的记者去打探消息。

“这条路真的很重要,我们国家只占了罗尼河的中上游,没有出海口,是完全的内陆国家,大海是什么样子到现在都没几人知道,但是所有的货物运输全靠这条河流又不太安全,这条国道对我们非常重要,要是钱真的筹集不齐就不好办了。”

“是啊,陆路难走,现在南部上来的货物都是船运上来,尤其是北部大陆过来的货物,从海上绕一个大圈进入罗尼河运进国内,万一发生战争,罗尼河下游沿岸的国家封锁河道,水路中断,这个国家就危险了。”

“不是说国库会拨款吗?”

“什么时候说了国库会全额拨款?主编先生,您难道也没有注意到这里面些许的差别吗?”

卡伯里主编沉默不语,仔细回想他们报社所发布的那篇报导中的点滴字句。真的没有提到“全额”这个词吗?

“好了,我的主编先生,不要再纠缠这些细节了,您还不知道吗?国家全额拨款又怎样,给再多的钱下面的地方官们都会说钱不够,还不如国家只出一部分,叫下面自筹一部分,这样他们还会老实一点。”武松这样说,就将前面他放出的假消息彻底的圆上了,就算卡伯里主编怀疑消息的正确性也找不到破绽。

“哦,那么说客人们讨论的就是这部分钱的事了?”主编先生的思维还没转过来,有点晕乎。

“应该就是吧,这个工程耗资巨大,让国家全额拨款的难度也不小呢。”

“是啊,我想的就是这个,虽然凭借河流的便利,沿河的几个城市经济都还不错,但就算国库拿一半,剩下的一半由这几个城市平分,也是一个不小的压力,而且当中还牵涉到利益分配的问题。”

“这条国际河流可以算作是我们国家对外的一条生命线,多少人仰赖这条河生存,等到道路一修通,相信经济会更加繁荣。”

“说的是,我们北面有大山,挡住了南北大陆的货物交换,外面的货物要进来走水运一路上来最为便捷。可是水运风险又大,不光是海上的风暴,从罗尼河顺流向下直到出海,沿途就要经过六个国家,现在我们国家强盛,周围的小国只能选择与我们保持友好关系。但国际政治说变就变,今天是朋友,明天就可以翻脸不认人,交通发展了,才能促进经济繁荣,也有利于军事方面,怎么看都是好事。”

“呵呵,说到底,为了赚更多的钱,现在就得舍得投钱。”

“说得没错,就是不知道要怎么筹钱。”主编先生完全相信了武松放出来的假消息。

“募捐喽。”武松低头喝茶,似是随口又似不经意的扔出早已准备好的答案。总算把话题引过来了,累死他了,说得口都干了。

“募捐?全国人民出钱?”主编先生瞪圆了眼睛,这是什么主意?

“啊?哈哈,我随口说的,不要介意不要介意。”

“不,等等,募捐,这或许是个可行的办法。”

“啊?”这回轮到武松小吃一惊,这个主编脑筋转得蛮快的嘛。

“嗯,仔细想想募捐是个可行的办法,既然是重要的生命线,修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