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部分 (第1/4页)

跋陀望着陆寄风渐渐远去,心中五味杂陈,他本想追问陆寄风与那对老虎有什么渊源,但是终究来不及问,此后便没有再见过陆寄风。

经陆寄风以血喂之,并以真气输之,跋陀此后身体一直异常强健,百病不侵,甚至在五十年后,依然貌若三十许人。而他经此役后,感到世间善恶难辨,自己终究不能看破人心,不如与禽兽为伴。他便僻处深山,终日与飞鸟禽兽为伍,或是面对山林,思悟佛法,不大过问世事。

一直到北魏孝文帝年间,嵩山的跋陀大师能与鸟兽共语,洞悉世情的传闻,才渐渐流传出去,当时不少有心向佛之人,如僧稠等人,诚心入山寻他拜师。经他点化者,皆成为当时的一代高僧。魏孝文帝多次请跋陀出山入世,跋陀皆不肯,魏孝文帝便在嵩山为他兴建庙堂,敬奉他为师。

孝文帝所建的寺庙,便是后世的佛教圣地——嵩山少林寺。

此乃后话,不再多表。

陆寄风与武威公主同行,随口道:「想不到公主你也懂得毒药?」

武威公主微笑道:「我只看人家写过,没亲自见过,原来真有那东西,今天开了眼界,真好玩!」

陆寄风苦笑,那叫好玩,恐怕天下间没什么不好玩的了。

陆寄风还是感到好奇,道:「你是看谁写过的?」

武威公主道:「我的姑姑,西海公主。」

陆寄风奇道:「她懂得毒药?」

武威公主笑道:「她懂得可多了,那毒药便是她研制的。」

「什么?」陆寄风颇为惊奇,没想到魏国的公主竟会制毒。

武威公主向往地道:「我没见过我姑姑,可是我自小就好想见见她,我现在住的地方,以前就是她的公主府。我搬进去以后,在她从前的闺房里找到好多密室,和她的手札,里头有她写的千百种制毒法子,还有她见过的人,见过的事,都有趣极了!」

陆寄风道:「那她如今人呢?」

武威公主叹了口气,道:「她得罪了我阿哥,被我阿哥嫁到柔然去了。这些年阿哥与柔然打仗,万一柔然王生气,恐怕会杀了我姑姑……唉!」

拓跋焘纵横南北,就是从未打赢过柔然,才会使出通亲的汉人招数。可是看来也无法收服柔然王之心,远嫁到柔然的公主,无亲族可恃,会有什么命运,实在是难以想象的不幸。

两人边走边聊,陆寄风却发觉有一道微弱的真气,不离不即,远远地跟踪着他们。陆寄风表面上若无其事,与武威公主走了大半天,天色渐暗,见她已经疲累了,找了处山洞,让武威公主暂作歇息。

武威公主一生中从没走过这么多路,一坐下来,没多久便昏昏欲睡,靠着陆寄风睡着了。

陆寄风等她熟睡,才步出山洞,冷冷地说道:「不必跟了,出来吧!」

对方竟也不隐瞒,黑影一闪,落在陆寄风面前,正是那名被指出假冒的「铁钩月滴血」。

陆寄风皱了皱眉,以为是想分自己之血的人,遂问道:「你还不死心?」

他连忙道:「陆寄风,你误会了,在下混入安定观,并无恶意。」

陆寄风道:「那你是何意?」

他取出怀中一方令牌,道:「这是吾师信物!」

古木令牌上写着「炼一子」三个籀文,古拙沉重。

陆寄风一愣,道:「炼一子……你是?」

他收回令牌,道:「弟子闇阳君,吾师道号慈泽,曾在一线谷下与你有一面之会!」

陆寄风想了起来,自己和冷袖、青阳君跌下一线谷,救了三人的老头,果然就是慈泽道长!

通明七子以「取法天地炼纯真」排行,行五的炼一子,就是慈泽道长。陆寄风从来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连他是否还活着都存疑,原来他不但活着,还一直注意着通明宫的动静。停云曾说青阳君被救回之后,似乎心里藏了秘密,想必是他已经与慈泽道长相认了,但因其他苦衷,才刻意不说是谁救了自己。

当年为了洗刷冤情,下落不明的慈泽道长,竟在暗中为司空无护法,可见司空无并未怀疑过他的清白,只是顺着弱水道长之计,令慈泽隐于暗处,留做一只活棋。

闇阳君道:「今日安定观之会,吾师也知道陆君被栽赃嫁祸,我混入观中,无非想见机行事。但是观陆君武功身手,急智应变,我非但帮不了忙,反而还要劳你相救,真是愧煞!」

陆寄风道:「哪里!令师至今下落不明?通明宫危机重重,他也不回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