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 (第1/4页)

。拓跋齐为了拓跋焘这样的作风隐隐感到不妥。

拓跋齐与拓跋晃双双拜见过拓跋焘,拓跋焘才招手命他们上前,道:「此地只有家人,不必拘礼。」

拓跋晃道:「君臣父子亦是家人,微臣不敢无礼。」

拓跋焘笑道:「好,很好,阿孩你越来越像汉人了。」

这也不知道是褒是贬,但是拓跋焘样子十分愉快,让拓跋齐放下了不少的心。北征回来之后,拓跋焘有好长一段时间心情烦闷,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杀人降罪。现在心情大好,或许是陆寄风带回了九个属国,让他国威扬于西域之故?还是武威公主终生有托,他放下了心头大石?

拓跋焘道:「库哿思,你实在不该硬闯,若犯了大不敬之罪,朕也救你不得。」

「是,微臣自当请罪。」拓跋齐道。

拓跋焘叹了口气,招手命拓跋晃上前,抚了抚太子的头,道:「魏国国俗,立子杀母,太子的母亲与朕情感深厚,原本朕不想这么早立太子,好保她几年的生命,她却为了让阿孩早日确定名位,情愿自杀……」

拓跋焘突然说出这件事,让拓跋齐、拓跋晃都感到心情一沉,拓跋焘又道:「立子杀母的习俗,到底是为了什么?以前朕不明白,只知道那是祖宗家法,是祖宗家法又怎样?朕认为不对的,有什么不可以废!」

只有气概不世的拓跋焘说得出这样的话,拓跋齐知道这是他的作风,也不以为奇。

拓跋焘接着却道:「但是,朕现在却明白这样的家法用意了!唉!先人真是用心良苦!」

难道拓跋焘几天不朝,就是为了此事?一时之间拓跋齐有点莫名其妙。

拓跋焘道:「立子杀母,那是因为皇嗣都有个重大的秘密,不能让外人知道,以免引起无谓的不安。」

拓跋齐道:「这个秘密有这么重大吗?为何前朝都没有听说过?」

拓跋焘道:「如果有太后知道这样的局面,不但我魏的政权可能被女主控制,也可能让异国找到我们的弱点。」

拓跋焘和拓跋晃见他说得这么严重,都静静地听着,不敢再开口。

拓跋焘道:「朕青春少壮,本以为还大有可为,可是,最近却时常呕血,体力不济,终于感到死亡的可怕……」

一听他这么说,拓跋齐与拓跋晃都大吃一惊,拓跋齐道:「万岁!这……怎有这样的事?」

拓跋焘苦笑道:「朕也不愿让人知道,只有宗爱一人夜夜服事朕,隐瞒真相。若是知道朕的身体不宁,你们想,有异心的邻国还会乖乖归降吗?」

这确是不能公开的大秘密,拓跋焘说道:「先帝也寿命不久,这似乎是魏帝代代的必然现象,朕又操劳过于先帝,竟更早发作,这几日以来,朕只想着补救之法。天下未定,太子年幼,朕不能就这样崩逝!」

拓跋晃流下眼泪,跪了下来,抱着拓跋焘的膝道:「儿臣愿代替父皇,愿把阳寿转予父皇!」

拓跋焘摸着他的头,道:「世间寿命岂能随人授受?阿孩的孝心,为父很感动。」

拓跋齐道:「这……只要延请名医,或许能有保命之术……」

拓跋焘笑道:「不必了,朕这几日斋戒,就是为了此事。」

见众人一脸疑惑,拓跋焘续道:「国师已经答应朕,只要朕静心斋戒七日,就能以至诚通神,他要为朕请下天师,启朕长生之钥。所以朕这几天在后宫静心修意,不问世事,只要七天过了,朕便能得新生。」

拓跋齐整个人愣住了,过了半晌才道:「这……这是国师说的?万岁!这恐怕其中有什么不对……」

拓跋焘笑问:「什么不对?」

拓跋齐道:「哪有世俗中人能够通神?神灵渺渺难知,怎么可能请下来与世人相见?国师常说生死有命,不能乱其序理,可是竟然要请天神来延长万岁的寿命,这实在太奇怪了!」

拓跋焘听了,不禁产生几分不悦,道:「你认为朕不必活那么久?」

拓跋齐连忙道:「为了我国长治久安,微臣当然渴望皇上长命百岁,但有养生之法,不闻以仙术延命!再说,自古以来,想求见神仙的,有谁成功过?最多只召出鬼魂罢了!」

「大胆!」拓跋焘大怒,一击几案,道:「库哿思,你是朕的手足兄弟,竟这样嘲笑于朕,难道你有异志?」

「微臣该死!」

拓跋齐退后低头,不敢再说,只是心中大为不服。

拓跋焘愤怒地起了身,道:「朕会见到天师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