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 (第1/4页)

项梁哈哈笑声中,带着林宛君往帐外而去。

两人走出帐外,先在项军营帐巡视。此时项梁的百名贴身侍卫,已在项军大营的出口集结等候。项梁和林婉君巡视过项军大营后,两人一起转到大营出口。等待中的贴身侍卫百骑人马,不待命令主动跟上,随着他们两人前往秦军大营而去。

项军和秦军对峙的七里距离当中,双方各自推出三里,留下中间一里距离是无人的空隙。

项梁和林婉君带着贴身百骑来到秦军大营三里外,他停马张手,所有人伫马在他身后。

此时项梁等人肉眼可见秦军阵地内人马活动的迹象。秦军阵内,当然也知道项梁等人来到。

只见秦兵阵地里面的人马来去,分明只对项梁等人的来到加强防卫,没有丝毫离开军营猎捕他们的意图。

项梁沉吟道:“当真不为所动。”

林婉君蛾眉蹙起道:“回去吧。”

项梁和林婉君把自己推到险境,就是想测试秦兵的意图。话说连他们来到这里,秦军依然没有派兵出来追捕,几乎已经可以肯定秦兵的意图——摆明了是‘以静制动’,非到必要关头,绝对不为所动。

项梁双目精光一闪,道:“好,我们先回去再说。”

这一行人策马转向,马蹄扬尘,吰吰回转项军大营。

秦军营地,阵地相衔,连绵数十里。

秦营中军大帐,两边侍卫刀戟森严,都是原先晶寒楼人马。

此番刘邦接手楚域秦兵的指挥权,重用原先晶寒楼的江湖人士。如此一来,在与项门的对峙中,秦兵沦为附属地位。原先秦兵主帅永继将军周金勇当然不服,但是在鬼婆严命下,却不得不从。

全军在刘邦重新规划后,以晶寒楼三万名江湖人士为主力中军,另外三万秦兵各一万五千人,分成左右两军,机动待发。至于在莘祈平原遭受重挫的秦骑兵,如今只剩一万二千人马,被安排充任前军。

另外,婆罗门三凶,凶无赦、凶无时和凶无刻,被遣为先哨斥候,带领五千名江湖高手,四处打探项门的秘密和行踪。

刘邦头戴面罩,面罩上勾勒一条盘旋飞舞的白蛇,令人怵目惊心,他坐在首位大椅,发声道:“永继将军为何未到?”

左右出来一人,道:“周将军外出巡视,据报说要晚点才能过来。”

刘邦严声道:“再派人去找他,命他马上过来,否则军法伺候。”

左右应声后,有三人出来向帐上的刘邦行礼。刘邦挥手示意三人快去找人。掩在面罩下的神情,却无人得以窥探。

“手握大权,号令生死,真是过瘾啊。”刘邦藏在面罩下志得意满的神情,睥睨着帐下数百人,心中暗道:“大丈夫应如是也,走上这条路,无怨无悔,不胜不归。”

帐下左侧赐座的荆寒水起身说话:“不知密使找周将军有什么事?”

此番永继将军周金勇的指挥大权被刘邦取代,心中大大不服,每当议论军事时,处处与刘邦唱反调,除此之外,原本在楚域内的秦兵,亦和晶寒楼的江湖人士多所冲突,双方人马,虽然还不至于到水火不容的程度,但是衍生的困扰颇多。

对于刘邦重用晶寒楼的江湖人士,荆寒水颇感意外,既是得意,也是困扰,他担心永继将军周金勇待会来到后,又会和刘邦杠上,自己夹在两人中间,里外不是人,遂有此问。

刘邦瞥看荆寒水一眼,道:“你怕那周金勇吗?”

荆寒水揖身道:“密使应该知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刘邦冷声道:“没错,待会我就是要让这些烦人的事情不会再发生。”

两人说话间,帐外传来声响:“永继将军到。”

刘邦挥手示意荆寒水坐下,迳道:“传他进来。”

这时左右听命,立即出声传送道:“传永继将军入帐。”

永继将军周金勇刚刚被阻在帐外,十分不悦,大踏步走入帐内,盔甲响起革革的声音,只见他未跟帐上大位的刘邦行礼,气呼呼迳道:“这是怎么回事?现在连我进来帐中,也要解除身上的武器……这算什么?我要找鬼婆首阀谈话,这样下去,老子不干了。”

刘邦也不多话,从怀中挚出一封书函,道:“来人,拿去给他看看。”

帐下左右有人上来,恭敬地从刘邦手上接过书函,拿给帐下的周金勇。

“这是!”

周金勇吃惊地看着盖在书函外面的大印,忙不迭摊开书函,详看里面的内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