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1/4页)

老儒腐笑了道:“生哥,你咋就忘了我的绰号了呢?这知半年是乱喊乱叫的吗?”他那眍䁖而深邃的眼神露出狡黠的目光,那神态让人觉得不是阴险的狡诈,而是智慧深藏,似露不露得敏锐。他眨巴了两下薄而松弛的眼皮,诡谲地说:“生哥,机会是掌握在咱哥们的手中,说让它有它就有,说叫它来它就来,就看你愿意不愿意干了?如果我说你敢不敢干?那是赌刚你,你必定要去。我说的愿意不愿意是随你自己的心思了。”老儒腐心肝眼子多,狡狯着呢,冬生着实鬼不过他,他说不赌刚冬生,实际用这种委婉的手段戳弄怂恿冬生上他的套子。这种说法有些言过其实,驴不喝水摁不河里去,这是三岁孩子都知道的笨拙比喻。用句贬词来形容那就是一丘之貉,一拍即合,谈不上谁怂恿谁,谁撺掇谁。

冬生见老儒腐说了半截子话,没把计策完全说出来,就问:“先生这次有什么计谋?咱们怎么干?”

“我已经揣摩好了,这次咱们不在大街上。”老儒腐不是故意卖关子,他两手捧起泥罐子喝了一口水,然后把罐子递给了冬生,道:“在大街上人多眼杂,不相应被认识咱们的人看到张扬了出去,那咱们可就臭名远扬了。为了稳妥隐秘,咱们进他的窟宅,这样人不知鬼不觉,这法子不知行不行?不知生哥是怎么寻思的?”

世上的事情就是这样,只要你想给它争个理,横说竖说都能说出个理来。老儒腐的话冬生觉得确实有理,于是问老儒腐道:“先生,你看咱们什么时候下手合适……”老儒腐掐指算了算,说道:“上次二把头寿限没到,不该死,占主动,吉利在他那里,我们处于凶位,所以被人冲了,让他走脱了。这次我要好好地翻查黄历,寻他个黄道吉日,来个马到成功。”老儒腐说得很绝对,很有信心,十分的有把握,看来二把头这次是必死无疑了。

老儒腐和冬生正在筹谋着,疤根、强子等兄弟回来了。老儒腐见他们回来,兴奋地问:“你们这两天到哪去了?可急死我了,事情弄的怎样了?”

疤根和强子齐笑了,道:“这青岛港不大,飞来的怪鸟可不少,你道阿毛要跟咱们比什么?他出的这个节目你想都想不到,你猜,阿毛要比什么?他不是好听个京戏么?他就是要跟咱比唱京戏,可他比的不是谁唱得好,眼线传过话来说,如果比赛时唱完了,有人喊好就算输了,说不好就算赢了。当然了评委是对方找,你可以不择手段叫对方评委说好。生哥、先生你俩听明白了?阿毛之所以出这样一个节目来跟咱们比试,他手下的喽罗中肯定有这方面的绝招。眼线说了叫咱们好好准备,这可能是阿毛地打头戏,如果咱们头场比试输了对咱们不吉利。这不,我和强子众兄弟们一起跑了趟济南府,把过去我的一个兄弟请了回来,跟阿毛比试。他安顿好了他的老娘明日傍晚就到了。”

冬生和老儒腐听明白了,疤根和强子说的阿毛要比试唱京戏的事,但他俩不明白,疤根和强子为什么要到济南府去请那位兄弟的原因?

原来这位兄弟是宋朝水泊梁山,宋江手底下的英雄好汉,地乐星铁叫子乐和的后代。宋江一行人受皇上招安瓦解后,铁叫子乐和的后人凭遗传的一口好嗓音,流落在民间以唱杂戏为生。他们代代相传,延续了七八百年的时间,可以说是袭故蹈常。

可是从这位兄弟的爷爷辈上起,他家遗传的嗓音就绝迹了,不再在江湖上游走演唱,成了实实在在的农民。这位兄弟的父亲,不甘心老一代人的艺术流传到他们这一代落下帷幕,想重新拉开,重整雄风以炫耀祖上的荣誉。可事与愿违,说句不中听的话,到了他们近几代人,已经脱变的根本就不是唱戏的料了。

这位兄弟的老爹学唱了一辈子的戏,最终没能登上台去唱一句。但他不死心,把希望寄托在了这位兄弟的身上。

这位兄弟出门学戏时,正是慈禧太后快要死的那几年,是京戏的高峰时期。他爹花钱托人把他弄进了据说是梅兰芳后来学戏的那个戏班子,如果他学好了,成了手,那可是响当当的班科出身了,大概就没有梅兰芳出名的名分了,单单他没学好。

这位兄弟进戏班学戏那年才七岁,班主看了看,听了听他的嗓音,当时就觉着够戗。由于已经拿了人家的钱也不好马上就辞退,那样从面子上过不去,只好先留下来学着看。

这位兄弟的嗓音太差劲,开始学戏时还没看出怎么坏,可随着年龄地增长那嗓音越来越坏,说话时那声道让人听了都觉着难受,真是不敢恭维。这时班主想撵他已经撵不动他了,他大了。在这戏班子里虽没学成戏,但他里里外外干了不少的活。戏班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