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 (第1/4页)

到了晚间,爷爷总想给冬生和山里妹一个说话的机会,他嘴里噙着烟袋走出了草棚子。过了好长的一段时间也不见爷爷回来,山里妹明白爷爷的心思。她心里有冬生,爱冬生,两个人在一起说话的时间长着呢,何苦把爷爷逼出去!她对冬生道:“生哥,你过去在家里时,爷爷晚间从来都是不出去的,这么长的时间了,万一伤了风感冒就麻烦了。你快去把爷爷找回来吧!”

爷爷出草棚子冬生还以为他出去方便去了呢,跟山里妹说了两句话后,就一直在想王小五酒楼的那个日本枪贩指的海边是在哪个位置?他们交接能在什么地方?这海边长了去了,深更半夜黑咕隆咚到哪里捞影子去?冬生后悔没叫强子带几个兄弟盯梢跟踪,那样自己就不用费心费脑筋了。他正在寻思着,两眼看着眼前地那一跳一跳的灯火,直看的两眼睖睁,像是在出神。山里妹的话把他从思虑中唤了回来,他才恍然醒悟,感到爷爷出去的时间的确不短了。他慌忙站了起来,险些绊倒在地上的板凳上。山里妹心痛他磕疼了,温柔地说了声:“不能慢些!”冬生憨笑道:“噢,知道了!”便出草棚子来到了海滩上。

他估摸着爷爷能在小船旁,因那条小船是爷爷的唯一,它几乎伴了爷爷的一生,多少年来磕磕碰碰,风吹浪打,雨淋日晒,在爷爷地修修补补中它也陈旧破败了,成了千疮百孔得破船。它像爷爷一样饱经沧桑,也和爷爷一样在它的身上有说不完的故事。冬生见爷爷立在潮头双手抚摩着它,像是抚摩自己怀中三世单传的婴儿一样呵护着它。呵护婴儿是为了后继有人老有所养,百年以后有个接续香火的人,到坟上去拜土烧香。呵护破船是为了眼前得艰苦生存,爷爷不能没有它,没有它就没有了生活来源,就得去讨要,去当叫花子,就得去等着饿死。这条船是爷爷的命,不,在爷爷的眼里有了它才有了爷爷的命,爷爷视它为自己的命根子。冬生对这条船也百般得崇敬,它曾经载着他渡过了艰苦危险的难关。在黑黑的夜幕下,那船体的影形有些模糊,依稀像是从大海中探出的龙头,爷爷在龙头下仿佛与龙在交谈着什么?冬生来到了爷爷的身边,他把自己得上衣脱下来给爷爷披在身上,说:“爷爷,夜里天凉,咱们回屋吧。”

爷爷烟袋里的烟早灭了,他把烟袋从嘴上拿下来,舍不得在船头上搕打烟锅,而是抬起左脚在自己得破烂鞋底上轻轻地把烟灰搕去,然后把冬生披在他身上的衣裳拿下来给冬生披在了身上,道:“你穿得这么单薄,别凉着,你和我不同,不能跟我比。我习惯了这海水,习惯了这大海的气息;我不能没有一天听不到这大海的波涛声,我不能没有一天吹不到这凉丝丝的海风,我不能没有一天闻不到这海水得苦咸味。倘若我离开了大海,那么就会了结了我的一生,我适应了大海的一切。有海风地吹拂我会心情舒畅,生息昂扬,生意盎然。海风能把我吹结实了,吹的我穷尽益坚,老当益壮。”

是啊!这海风吹拂了黄炎子孙五千年,也从海外吹来了这些德国洋人,他们倚仗着手中的洋枪大炮,欺侮着世代生息在这里的人们,这能怪谁?怪这海风?不,怪我们自己,怪我们手中没有武器。我今天到海边来就是来寻找武器的,只要有了武器腰杆子就硬,枪杆子里面出真理,这是千真万确的,是千古不灭的真理。黑暗中爷爷想用火镰打燃了火纸点燃烟锅,可那海风太大,爷爷尝试着打了几次都没打燃,他有些无奈,只得放弃。对冬生道:“孩子,咱们回屋吧,回了屋还得好生看着海上发来的信号,别给人家耽误了,给人家误了事就拿不到钱了。”说着话爷爷已转身往草棚子走去。

冬生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可他明明听到爷爷就是这么说的,倘使果真这样那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了,这是无意之中自己没料到的,假如是真的,自己再也不用殚精竭虑了。不谢天,不谢地,得好好得谢谢爷爷了。他怕自己是臆想,臆听,脑子凭空主观编造出来自己忽悠自己,他紧追几步与爷爷并肩,黑暗中他脸转向了爷爷,问道:“爷爷,你刚才在说什么信号啊?”爷爷上了年纪,在风中听起来费劲,他没听清冬生的话,不知冬生说了些什么,便道:“海上风大,说话费劲,咱们回屋说吧。”两人踩着松软的沙滩,脚印深深地往沙里陷,与在陆地上走路另有一种感觉,那沙儿好象像要留住他俩似的。

山里妹倚在门框上,在那里耐心等待着生哥和爷爷回来,她有意到海滩去找生哥和爷爷,但没动。她想:或许爷爷跟生哥有重要的话要说,爷爷前些日子说过,租船比他俩在海上捕鱼要划算得多,且费力费事都少,钱也来得快!爷爷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