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1/4页)

签约以及动工仪式的照片上,都没有陈华的身影。

没有一篇报道提及他的名字,他以一向的谨慎隐身于幕后。

任苒的工作十分顺利地上了轨道,她却日益烦闷,仿佛被一张看不见的网笼罩住了。她无法跟任何人谈起她的疑惑、困扰,包括祁家骏在内。

在通话中,谈及她的工作,她只说调了一个部门,需要负责的琐碎事情比以前多,但收入也有所提高……

祁家骏谈他的家事,用的是同样轻描淡写的语气:订单有所增加,工人情绪相对稳定,供货商开始同意将结账周期延长,政府有牵头进行债务重组的意向……

她知道祁家骏和她一样,把可能引起对方担忧的部分留下了。

祁家钰突然打她电话,透露了多一点情况,本来祁氏的情况有了好转,但整个皮革出口行业赶上了西方工业国家的反倾销调查,而祁氏是被抽中的企业之一,目前进入了书面答辩程序。

“这个调查相当严格,任叔叔过来帮阿骏跟我准备进行书面答辩,下一步打算联络同行提交申诉材料。小苒,现在形势突然严峻,还款给你的时间可能得推迟。”

“没关系的,家钰姐,我不等钱用,等公司上了轨道周期转开了再说。”

祁家钰叹一口气,“这个当口,莫家没完没了跟我家谈判,要求明确答应他们的财产要求。唉,我妈一听到可能拿不到她孙子的抚养权就急了,病情反反复复,真是要命,一空下来就缠着季律师给她想办法。”

这件事是任苒无法接腔的,好在祁家钰也并不打算一股脑对她倒苦水,马上谈回正事,说是任世晏已经帮着请好了法律方面的专家,现在把资料发给她,请她再帮忙联络北京商务部的一位叫吕唯微的反倾销专家进行咨询,她当然马上答应下来。

任苒辗转查询到那位专家的办公室电话,打过去却无人接听,她想起一位同样从事出口贸易的客户邱先生以前与她闲谈时说起过遭遇贸易壁垒的事,打他电话,谈及吕唯微,邱先生说有过一面之缘,她连忙请他帮忙约,邱先生思索一下,说:“我说不上话,不过别急,我另找个朋友帮你忙,他面子比我大。”

她再三道谢,第二天临下班时,却接到了陈华的电话:“任苒,马上下来,我在地下车库等你。”

她莫名其妙,而且不快,“我不记得跟你约好了见面。”

“老邱说你要约吕唯微,难道是我弄错了吗?”陈华带着点好笑地说,“吕唯微马上出差,你现在不下来,再想约的话,得等一周以后。”

任苒吃惊,可是知道祁家那边拖延不起,只得火速收拾好东西下到地下车库,上了陈华的奔驰。

陈华打方向盘开出去,一边告诉她:“我让阿邦直接送吕唯微去机场,我们在机场碰面,有足够时间让你们谈话。”

“谢谢。”

“别客气。”

到机场后,陈华带任苒直奔星巴克,只见一位女士坐在那里。陈华介绍:“任苒,这位女士就是吕唯微博士。”

任苒上网查过资料,知道吕唯微今年35岁,是留美归来的学者,国际贸易专家,国内反倾销研究的权威人士,却没想到她看上去如此年轻,各自不高、身材苗条,穿着灰色开襟毛衣,深色长裤,清秀白皙的面孔上透着英气与睿智。

任苒与她握手致意,带着歉意说:“不好意思,这么唐突来麻烦吕博士。”

她笑道:“别客气,既然是家骢带来的朋友,我一定帮忙。”

任苒注意到她居然直呼陈华的原名,神态亲切,而陈华也没有任何意外表情,显然两个人至少是从前就认识。她无暇多想,拿出资料进入正题。吕唯微效率极高,一边听她介绍情况,一边一目十行地翻看她带来的资料,讲了几条意见,思维十分缜密。

任苒飞速地做着笔记,唯恐漏掉什么。吕唯微却笑了,“这个案例虽然涉及面不算广,但相当典型。这样吧,任小姐,你不用记了,本周末我直接飞去Z市一趟,与祁氏见面,当面商量一下他们怎么应诉。”

任苒大喜过望,不得不佩服陈华的面子,马上拿手机打祁家钰电话,祁家钰听了一样十分开心。双方在电话里敲定了行程后,时间已经不早,陈华与任苒送吕唯微进了安检。

第三十章

陈华载着任苒从机场返回市区,任苒道谢:“今天很谢谢你,陈总。”

“跟我这么客气,可见如果不是因为祁家的事,大概不会接受我帮忙吧。”

她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