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部分 (第1/4页)

尤其是农牧工商的相关法例,不合时宜的越来越多,都要尽快废止,另颁新法例,以鼓励更多人从事工商贸易。若是一味去搞曲线变通,永远是邪路,一时或有效,长久总会越走越偏,直至不可挽回。根本的解决,还是尽可能废止旧法例,另颁新法例。

总的来说,‘充实府库’和‘休养生息’是一体的。革除弊端,废止诸般扰民恶法,这是真正的‘休养生息’,使我西北幕府治理下的士庶黎民,乐于工商贸易之业,便是‘充实府库’之道。

此皆为内政要务,繁剧琐碎、枯燥细致,也不多说了。

侯爷你看可是这样?”

“罢了。长史府总领政务,除了大政方略,本侯也不好过多插手。但是内部监管还可以再做得更好些。

另外还有监察院,本侯总觉得监察院的监察作用,一直发挥得太小了。

监察院,人员来源是复杂点,有儒生、有民爵士等等,一直就不是个正儿八经的衙署。

本侯看,监察院还是要逐渐正规起来,要设官署,要派官员。现在监察院里面的人,譬如那些儒生、民爵士,另外成立一个半官方的‘社’,安置他们,职责还是监察。

长史府现在的‘机密’分级很随意,本侯看这必须尽早解决,什么都是机密,哪有这样的事?这一定要有条例细则硬性规定下来才行,不能随意。

长史府是不是破除一点门户之见,不要什么事都以‘尚属机密’搪塞,军府都没有那么多机密。

在长史府,监察院可以看到什么机密级别的公文档案,现有的那些儒生、民爵士又能看到什么机密级别,以后都要有详细的规定。

不要老是怕泄密,保守机密不是这么个保法。以前的〈机密条例〉、〈保密条例〉太过粗糙,审理院要会同长史府刑法曹、内务安全署锄奸营等相关衙署一起修订完善。

监察院不属于长史府,本侯这还不算越庖代俎吧!”

雷瑾微微一笑,“刘大人已经将眼前两三年,我们要做什么,以及今年我们要做什么,都说得较为清楚,指明了要点。蒙大人,你也说说。”

蒙逊起身施礼,“卑职别的也不多说了,就一件事,就是长史府目前的衙署设置,已经不能适应和促进‘充实府库,休养生息’的需要,更不能适应更长远的需要,必需作出调整,或是合并,或是裁撤,同时还要添设一些新的衙署。”

再接下来,蒙逊比较详细地说明调整方案,若是这次‘集议决策’能把这方案定下来,很快就会付诸实施。

但,蒙逊这一说,因为涉及的衙署还不少,耗时竟是极长。

文官幕僚都聚精会神,这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当然不敢分神旁骛;而武官军将们,都觉得后面这些政务与己无干,但侯爷没有发话,他们自然也只得枯坐硬熬。

但是也有机灵的军将,从这些政务的不同处置里面,听出了一些名堂,有了点额外收获。

雷瑾这时虽不说话,却也在慢慢的观察着熟悉着自己手下的文武官僚,尤其是那些新提拔上来,还相对陌生的中层文武官僚。

不令武将们退场,是雷瑾有意再磨一磨这些军将的性子,也顺便看看这些人中,有没有那种潜力较大,值得特别注意和栽培的。

直到过了午时,蒙逊终于将长史府的衙署调整方案解说完毕。

雷瑾呵呵笑道:“想必诸位都已经饥肠漉漉,本侯命人准备了简单的酒饭,大家先吃饭,歇口气罢。

未正,文武官僚分别议事,讨论今儿所说的几件大事,要把困难想足些,做最坏的打算,争取较好的结果。吃了饭,就不在议事大厅议事了。军府这边,张大人费心一点。长史府、审理院就不用我们安排了,各自带开议事。”

雷瑾说的‘简单酒饭’,以侯府而言,还真是简单,每人一大块手扒羊肉,一大块骆驼烤肉,大半盆萝卜、土豆、大白菜、胡萝卜炖羊骨头汤,白面蒸饼随吃随取,葡萄酒一小钟。

雷瑾这一席只有雷瑾和两名贴身护卫吃饭。两名随身护卫对肉食显然兴趣不大,只是尝了尝就罢了,倒是把一盆炖汤,就着白面蒸饼又吃又喝,大是意犹未尽,说起来她俩这食量也颇是吓人,不是一般女人可比。

雷瑾更是大肚汉,不但手扒肉、烤肉一扫而空,汤也吃得见底,酒也喝光不剩

雷瑾刚吃完了酒饭,马锦悄无声息的走到近前,低声道:‘侯爷。’

“哦,到本侯书房坐一会儿吧。”雷瑾淡淡说了一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