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部分 (第1/4页)

不住场面,谁就输掉整个局面。

赵小七地手上,现在除了雷瑾一早就交给他节制的‘鬼面神兵’,还有雷瑾从西北陆续征召抵京的人手:一是从西南弥勒教征召而来的高手,有若干的‘天师’‘法师’供他节制调遣;一是从“乌斯藏”“朵甘斯”等宣慰司、陕西的“河陇”、“河西”、“河套”地方陆续征召的佛陀密宗各派喇嘛;再一个就是从云贵苗疆地方征召的巫门诸脉高手;此外,还有通过西北‘赏金会馆’秘密招募的西北各族赏金客乃至西域亚剌伯、波斯、古天竺等地方的色目高手,这些高手亦统统交由赵小七节制调遣,其中不乏西北西南的宗师、名家,譬如白教大活佛那素真吉在去年夏天,就应雷瑾之邀,率二百余密宗喇嘛行脚于塞北草原,并远赴鞑靼蒙古左翼察哈尔万户等处讲法传经,其实却是意在京畿,待命接应,也算是卖了一份很大的人情予雷瑾。

在赵小七看来,平虏侯从西北征召各路高手豪杰到京听用,其用意绝不象表面上那么简单。 仅仅只是因为谨慎的缘故么?他是根本不相信这点的。

也许真是出于谨慎;也许是驱虎吞狼,借敌人之手淘汰、削弱一些地方势力;又也许是为了彰显和炫耀平虏侯府独霸西北西南的威权和地位,等等等等,谁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当然,那些都不关他什么事儿。

他赵小七平生并不是鲁莽冲动之人,但是这手里边‘兵强马壮’,‘实力雄厚’,心态难免不同,加上此前趁火打劫又没有遇上什么太大的挫折,就是圣贤在世,到此一步境地,自也难免有些大意轻敌;再说,那些弥勒‘天师’、吐蕃喇嘛、云贵巫师、赏金客之类,让他们三五个同门或朋友之间联手合击还成,若是数十上百人的协同配合结阵巷战,绝大多数都不适应,赵小七也根本没指望让这些来历迥异出身不同的高手能够彼此好好配合——这些人,本来就是针对敌方高手而设的机动打击力量,而“鬼面神兵”长于结阵冲杀、编队冲锋,本就是作为先锋前哨和结阵巷战突击的主要兵力,这在运用上并无大错,但是面对超过预算的伤亡以及他自己的“大意轻敌”, 他赵小七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实在难以在此紧要关头迁怒于人,发泄一番,是以极其恼怒和郁闷!

赵小七心里其实很明白,对方还没有拿出压箱底的货色,敌我双方如此艰苦的拉锯争夺,也不过是开场锣鼓之后的楔子戏和头场折子,压轴折子戏还没正式登场。

而对方显然也了然,他们阻截面对的这一伙“鬼面人”,凶悍绝伦,实力出人意料的强悍,也肯定还有藏着掖着的撒手锏没有亮出来,所以正借着眼下僵持的短暂时机调兵遣将,重新指挥部署,务求拿下此獠。

音爆乍停,烟尘被紊乱的劲气乱流席卷而散。

前方隐隐绰绰多出来不少人,杀气汹涌,扑面而来。

显然对目前这种一点点往上添油,正面拼消耗的兵法,敌方不再耐烦,也难以继续承受,意图集中力量一次过的加以横扫。

暴风骤雨一般的折子正戏开锣登场了!

在沉雷也似的呐喊声里,如同山洪暴发江河狂潮的刀光剑影,与扑面而来的烟尘纠缠在了一起。

刚一接触,便在密集的劲气音爆、金铁交鸣便响个不停,此起彼落,敌我双方所剩无几的箭矢火器也猛然破空穿梭飞洒、爆裂。

眨眼间,硝烟烈火,烟尘雾气便将长长的街巷整个笼罩了起来。

刀光剑影中,伴随着剧烈的撞击和惊心动魄的爆鸣,同时也响起了一声声连绵不绝的啸声哨鸣,标枪、飞斧、铁弹、飞刀、甩手箭、三棱镖,破空穿梭的各式“暗青子”,在烟尘中,在各种音浪中拼命纠缠、碰撞。

声浪喧嚣纠缠,光影忽现忽隐,罡风四起,劲气纵横,长街一团混乱。

赵小七仿佛成了旁观者,以一种漠然冷静的心态,等待着,注视着这场独立于京师政变之外的长街恶战,等待着它的结束。

第六章 天崩地裂(二)

(二)

烟尘离合聚散。

赵小七森寒凌厉的目光中,渐渐显露出有少许的惊讶。

隐藏在重重迷雾下的帝京黑幕,终于——在这一刻掀开一个小角了么?

毕竟是出身飞贼行当的秘谍首脑,能够接触到许多不为人知的朝野秘辛,那都是些一般人很难了解到的一些东西。

雪隼堂在京师秘密活动,刺探谍报的方向主要落在军国大政方略、朝廷政局、庙堂风向、内外党争、官吏升迁任免等事上,虽然是无孔不入的秘谍机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