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 (第1/4页)

然而此时在中央朝廷,忙于巩固权位的展妃也只能命令守备京师的乔行简整顿军马,先期克复北直隶和山东,再作打算。

中央朝廷的权威在几年前席卷中原、江淮的流寇之乱和流民暴乱中早就已经大见削弱,这时侯对于风起云涌的流民军,中央朝廷颇有些自顾不暇,各地的世家豪强都在积极自组私家军队,将民壮乡兵丁勇以各种名义大肆扩充并聚集操练以“保境安民”,一则是以之镇压到处攻城掠地的流民军,二则也是同时防备被纪律败坏的官军当作任意宰割的肥羊。

风liu总被雨打风吹去,延续了几百年的皇甫氏皇朝垂垂老矣!

——————————————————

2005。4。16发布

第六章 最高危机

一泓碧水,半池残荷,虽尔衰落,嫣然有态。

粼粼清波荡漾着水影云光,在清风徐徐的池面上,残荷兀自开谢,风姿娉婷,虽呈凋零残败之颓势,仍不减其傲然清香。

在波光荡漾的偌大莲池正中,以九曲桥与岸边相连的是一座小巧精雅的三层阁楼,此刻在阁楼顶层之上,窗扉尽开,尽揽清风与荷香入楼。

阁楼正中摆着一张紫檀嵌螺钿圆桌,三位身穿直裰,头戴儒巾的士人围坐不语,屏息静气,神情闲适地看着一个小厮燃松炭煮水,做着冲泡茶水前的准备工夫。

红泥火炉里炭火正熊,一把大大的土陶提梁壶置于其上,凸显一种独特的古雅粗犷之美。

另一边,摆着一张黄花梨木的小方桌,其上茶具、茶叶摆得琳琅满目,一个清秀娟丽的使女默然恭立,等候着水滚以取水烹茶。少时水一滚,她便可取水温壶涤具,在茶具中置入烧开的清水,温壶温杯同时涤清茶具。

土陶壶中的山泉水终于在众望所归中沸腾。

专心致志冲泡茶水的使女,神情肃穆而又沉静,脸上还带出一丝若有若无的极浅极淡的微笑,熟练流畅地温壶、涤具、投茶、润茶、冲茶、浸润、分茶……

她的动作流畅自如,有一种飘逸出尘的美感和韵律,不知不觉间使人清心忘俗,暂时把人世间各种机巧和烦恼都抛在脑后,只为着觅取在茶香中沉醉的短短一刻。

围坐的三位士人聚精会神,澄心静虑,坐看美人烹茶,静听清风无声……

这是宣大山西总督王鉴川,在戎马倥偬,忙于军政善后的同时,趁着阳光普照的晴朗日子,和两个亲信的参赞幕僚偷得浮生半日闲,在蒲州王氏大宅的后花园中偷闲品茶。

阳光虽然耀眼,幸而已是早秋,园中又花木扶疏浓荫匝地,山间清风徐来,阴凉则有,热浪则无,正是凉爽度日的好时节

蒲州王氏是山西巨商中声势显赫的世家华族,而其主要的姻亲大族——蒲州张氏一族中曾经官至吏部侍郎、礼部尚书、内阁大学士、首辅等要职的帝国高官也不乏其人。两家世代经营,累积资财巨万,已经非常雄厚,都在蒲州以南的山中,建起宅第,聚族而居,深院高墙,如同坚固的堡垒城寨。

在蒲州一带,王氏大宅的后花园,可是颇有名气的山西名园,经过一代一代造园高手的精心营造,虽然园子不算非常之大,却与深沉厚重如同城堡的一般山西四合大院略有不同,融合了一些江南园林的柔美风格在其中,平添几分悠闲雅趣。

园子里楼台隐现,流水涔涔。

循廊渡水,一步一景;景随人意,动静适宜。

园子中假山险峭危耸,浑然天成,着实让人叹为观止。

园子正中则开凿了一个约有数亩见方的莲池,引山泉入池,周围蔽以高高低低的危岩怪石,重峦叠嶂的山石之间曲径通幽,弯上绕下,流泉淙淙随山就势,人入其中大有山重水复疑无路,层叠奇景观不尽之慨。

深入重峦,最后可沿着九曲桥通向莲池之中,碧波之上是一座翘檐挑角的三层阁楼,正是爽借秋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夏荷冬雪皆可于此赏玩。

主人兴致来时,邀二三友好登楼,于月色空朦之夜,摆上几样酒菜,飞觞传盏,品花赋诗,也是别有一番雅趣。

清风入阁身心爽,此时莲池阁楼之上,侍女已经把在紫砂壶中冲泡好的茶水分在几盏景德镇青花瓷盖碗茶盅之中,用填漆小茶盘端了,上来奉茶。

品茶,老于此道者必先观其色,再闻其香,后才品其味。

围坐桌前的几个人,都是深谙此道之人,自然绝不会忽略这观色、闻香之乐。

端起茶盅,掀开茶盅盖,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