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部分 (第1/4页)

一般来说,‘西帕希’骑士的主力和他们的‘杰布里’随从,可以形成七万至八万人的骑兵力量。与之对应的苏丹近卫骑兵,则从未超过三万人。另外还有将近一万名‘提玛里’领主在各地要塞中戍守服役,其中大多数都在‘鲁梅利’行省,其次则在‘安纳托利亚’行省,仅有数百采邑骑士在‘亚拉伯’行省的要塞戍守。总而言之,奥斯曼突厥帝国所有的四万多个‘提玛里’采邑,能够供养的骑兵,也就是十万人出头的样子,顶多达到十二万骑,已经是供养和负担的极限,不能再多了。而除去留守和戍守要塞的‘西帕希’采邑骑士,能够跟随苏丹出征作战的‘西帕希’骑兵,如果人数能够超过八万以上,恐怕苏丹皇帝和大维齐宰相做梦都会笑醒。

因此,奥斯曼突厥的霸权,显然不可能是单纯依靠人数的优势取得——尽管奥斯曼突厥麾下还有着数量极其可观的仆从国附庸军队可供驱使,也有着数量庞大的民兵,但是民兵和附庸军队不可能成为奥斯曼突厥军队的中坚,虽然他们的作用对奥斯曼突厥帝国而言,非常之重要,且完全不可替代。

曾经被奥斯曼突厥击败过的敌人,宣称他们败于奥斯曼突厥的人海战术,小雷浩暂时只能理解为他们是在为自己的无能和失败寻找借口,以求得心理安慰和精神胜利,又或者只是想以某种借口麻醉自己,从此忘记那不堪回首的失败。

奥斯曼突厥为什么能够战胜攻取,胜多败少?

小雷浩相信,奥斯曼突厥得以取胜的优势,在于其国家政治以及军队的选拔、编伍、纪律、武备、训练、指挥和兵法战术等诸方面的综合实力,领先并压倒了他们曾经的敌人。

若只强调奥斯曼突厥某个孤立的方面,那只会蒙蔽自己的眼睛,不能得出符合事实的真相。

不过,小雷浩人虽年幼,但看人看事的视角,有时甚为独特。‘奥斯曼突厥为什么能够战胜攻取,胜多败少?’的问题,固然能够引起他的兴趣和关注,并深入思考。但他更感兴趣的还是奥斯曼突厥如何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崛起,如何扩张,如何开辟更多疆土,得到更大的地盘,拥有更多的财富和臣民?

奥斯曼突厥崛起的早期,刚刚从游牧部落转化成游牧小王国的时候,他们的扩张,土地的取得也无非通过赶走当地拜占庭贵族地主,夺占其地;从基督徒或穆斯林等等一切愿意出价的人手中购买要塞;吸收投降归顺的封建领主进入奥斯曼人的统治体系;或者依靠联姻结盟等等方式。

那么,在奥斯曼突厥崛起成为大国之后,又是依靠什么方式?仅仅只是依靠对外战争吗?

雷瑾并没有刻意去干涉或者打断小雷浩的思索,甚至在小雷浩皱眉寻思之时还刻意保持了沉默,缄口不语,直到小雷浩暂时中断自己的思索,露出一付思有所得的小大人模样。或许,雷瑾从来就没有把自己的这个嫡长子当作小孩子来教育,而是直接作为接替人来培养了。

接下来,雷瑾并没有急着询问小雷浩都有哪些收获,也没有在此时就急于给出一个权威解释。

他与公孙一宏、司马宜谈起了郭若弼老元帅、马启智副元帅在呼罗珊,在‘起而蛮’(克尔曼),在‘锡斯坦…俾路支’的征伐战事,谈到了‘和尔木斯’。小雷浩这时便又成了带着耳朵的旁听者,聆听和思考,便是全部。

“和尔木斯,它对于我西北的价值何在?我们又为什么要去夺取并占据它?而且是志在必得?”雷瑾抛出这一连串的问题,即是考问小雷浩,也是考问公孙一宏和司马宜。当然,两者之间的意图是完全不一样的。考问小雷浩,那是要他去想,去思考,并不一定非要他说出一个子丑寅卯,得出最终结论;而考问公孙一宏和司马宜,则既有考较他俩的眼光是否深远是否宏大的意思,也有筹算战情变化,推演兵势动向的用意。这两位,雷瑾打算大用和重用,必要的培养作育是不可缺少的。

“职下以为,夺取‘和尔木斯’为出海口,用处虽大,却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儿,在我西北水军真正顶用之前,近几年的助益不会太大。力分则散,兵分则弱,我方南北两路,分兵征战,实属冒险之举。”

很显然,公孙一宏对郭老元帅的南下并不十分赞同,甚至对雷瑾同意郭若弼南下也保留自己的意见,而且毫不讳言。

“当然,伺机夺取敌方重要的膏腴繁华之地,掠夺并运用当地的资财和人口以维持进一步的用兵征伐,以战养战,取用于敌,则增强和扩大了我方部队占有的物资财货和人口基础。

古往今来,敌我对抗,常常依据各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