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 (第1/4页)

一抬头,雷瑾的视线落在女冠翠玄涵秋的脸上,微微的怔了一怔。

此时因为精神的松驰,翠玄涵秋的艳色收敛了大半,当然这时是另外的一种逼人的娇美秀丽,少了些惊心动魄的入骨媚艳,多了点沁人心神的隽永风华。

似曾相识燕归来,只是这张收敛了媚艳的脸怎么就那么的面善呢?到底在那儿见过?

在此之前,翠玄涵秋那种骨子里的媚艳掩盖了很多其他的东西,加上那种隐隐的杀意,雷瑾反而对于她润玉娇花一般的相貌大是忽略了,故而这时偶然觑见,才觉得好生的面善。

这见过的人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对于雷瑾来说,是难以想像的。

心里想着的时候,雷瑾已经忍不住问道:“奇怪,我怎么觉着在哪里见过翠玄子道长呢?好生的面善!”

翠玄涵秋双眸中异芒一闪,微微笑道:“贫道俗家姓江,自小就在峨眉修炼,很少回家,都督大人以前应该是没有见过贫道的。或许,都督大人是在哪里见过与贫道面貌相似的人,所以觉得面善罢了,不足为奇。”

“是吗?”

雷瑾并不尽信,不过翠玄涵秋俗家姓江,倒是引发了他的诗兴,不由露出了一点风liu浪荡的本色,低声吟道: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好名字啊,人美,名字也美!”

话语中已经些微有些挑逗轻薄之意,翠玄涵秋双眸异芒再闪,胸中的杀意陡盛,却瞬间又压抑了下去。

雷瑾也不点破,打个哈哈混了过去,唤人进来收拾桌碗盘碟,他却顺便出舱去也。

成都府城已经在望!

——————————————————————————

2005。7。29发布

第三章 两难决断一念间

广袤丘原上,一片严整的军营连续绵延,气势壮阔,数里之外就能看清楚那高高飘扬的帝国黄金龙旗和雷字大纛。

暂设西川行营的步骑大军营地,一眼望去,帐幕连天,旌旗招展,炊烟袅袅,人喊马嘶,工匠们昼夜劳作,忙着打造各种攻守器械,整日整日地叮当作响,热闹非凡。

公孙龙初领大军,深知对东川的作战关系重大,不仅事关西北幕府之大局,同时公孙一族以及公孙堡的兴衰荣辱亦系于对东川的战事之上,故而每战皆持重以待。

在首战浴血攻拔荣县之后,作为南线统帅的公孙龙采纳了谋士军吏的建言,并未再冒然深入,而是集兵扫荡攻占荣县附近的关隘堡寨,建立稳固的据点,并请军府续发守备军团士兵数万之众修葺堡寨,深掘堑壕,连点成面,以实守御,同时采取‘蚕食’之策,以连续的小规模攻拔战斗,不断将堑壕营垒向弥勒香军控制区推进。

同时另以一路偏师水陆并进,频频从宜宾发起攻势,牵制阻遏从泸州方向沿大江水路进军的弥勒香军。

在弥勒教方面,西川行营攻克荣县,严重威胁到弥勒教的盐井之利。

富荣盐场在东川盐利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份额,如果让西川完全夺取富顺、荣县之间的盐场,对弥勒教来说,是个较大的打击,而且泸州也将失却屏护,直接暴露在西川兵锋的威胁下。

东川弥勒教方面要夺回这个大盐场的全部控制权的必要和迫切都是显而易见的。

弥勒香军气势汹汹兼程急进增援,就是要将西川之军驱逐或消灭在荣县!

增援未到,弥勒教的斥候哨探,已经秘密深入,打探西川动静,展开一场激烈而鲜有人知的哨探争夺战。

增援的弥勒香军主要从泸州出发,兵分两路,兼程增援:水路,弥勒香军十元帅之一的蔡伯贯率领四万香军水师,逆水而上,沿大江西进,堵住西川军水路进军的路线;陆路,十元帅中的郭菩萨和王金刚奴率领步骑六万,正面进逼荣县,欲与西川军决战!

只是,公孙龙深沟高垒,严饬守备,避免与弥勒香军大决战,西川行营主力屯兵于营垒之后,机动出击,小战即退。

这样一来,战事便僵持了下来,弥勒香军固然不易撼动西川方面的阵脚,西川方面也一时难以攻拔弥勒教重兵集结的防线,两军因而对峙于富荣盐场一带。

西川行营作为新近整编不久的精兵集团,虽然将士都是原四川官军中的精壮,相当多的将官士兵具有与流民军、弥勒香军交锋的实战经验,但是因重新大整编,行营组建时间总还是太短,将不知兵,兵不识将的情形,在所多有,军伍磨合之间自不免有许多生涩之处,运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