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部分 (第1/4页)

吩咐完这些,又处理了一些公务,已是深夜。

宁少卿却是毫无睡意,他想起今天下午两人依在山头,看着夕阳西下,你一句,我一句的呤着有关于夕阳的优美诗篇……

想着想着,宁少卿脸上露出笑意,突然来了兴致,嘴角一翘,铺了纸,执笔写道:入我相思门,方知相思味,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

三更鼓已过,京都已经漆黑一片。

然,皇宫之中,上书房内,却还是一片灯火通明。皇上还在那里通宵达旦的批着奏折,心腹太监领着一名蓝衣男子走了进来。

蓝衣男子跪地行礼,“草民卢正阳叩见皇上。”

笔直的背,坚定的眼神,让他的神情之中并没有一般的平常老百姓面圣的忐忑和战战兢兢。

扫眼打量堂下跪地之人,皇上对面前之人有些意外,放下手中奏折,虚抬一下,笑着笼络,“平身。”

卢正阳谢恩起身,“恕草民斗胆一问,不知皇上召草民此来所为何事?”

一般人见了圣上,手脚不知何处放,只等着皇上来问话,哪里敢开口问皇上。

太监总管正待喝斥一声,却在皇的举手示意将那喝斥吞了下去。

“你倒是直接。”皇上不怒,反而笑着站起身,饶有兴趣的围着他转了一圈,“不错,还有些胆量,是个能见大场面的人。”

话虽是赞,皇上的心中却多了分警惕。

“皇上缪赞,草民实不敢当。”卢正阳两手一躬,表示自己的敬意,“草民不懂什么规矩,却是从小胆子就大。方才心只想着皇上乃千古明君,平日里日理万机,若非要事,怎会召见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民,所以才一时口快,还请皇上恕罪。”

皇上查看了卢正阳之后,便又坐回了自己的龙椅,“你既爽快,朕也不想兜圈子。”

卢正阳低着头,并不插话,等着听下文。

皇上试探道,“听说,你和宁族家主是朋友相称?”虽是问话,话中却不难听出不满之意。

卢正阳头低得更低了,态度甚是卑微,“草民不敢!”然,他的头虽低,腰却是直的,可见骨子里没有卑微,只是皇上坐在高位怎么看清楚堂下之人的腰背。

听到不敢二字,皇上冷声闷哼。还以为有多不凡,也不过如此,皇上的警惕松了松。

卢正阳低下的头向上抬起了些,嘴角似有些嘲讽的笑意还没等凝结而出便一闪而逝,小心应付道:“宁家主身份尊贵,草民哪敢高攀,儿时有些交情,也是因为草民狂妄不懂礼数才胡乱的称兄道弟过。如今世事变迁,宁家主已是高高在上,就算借草民一个胆子,草民也是不敢的。”

此言答得巧妙十分,既表明了与宁少卿私交甚好,一声不敢再称兄道弟,却又表明了自己此时的立场。

且他口中说着不敢,神情却并没有丝毫不敢之态。

这些都落在了皇上的眼里,皇上终日里权谋里来权谋里去,岂有听不出他话外音之理。

他笑了笑,此人可比陌家的那个不知所谓的家主要识趣得多。

“所谓识实务者为俊杰,朕最欣赏的就是你这般直接了当忠君爱国的英雄豪杰。”

这一句,便是对卢正阳的赏识。

卢正阳受宠若惊,感动不已,“土为知已者死,皇上但有所命,草民莫敢不从。为皇上办事,是草民之福,是我卢家之幸。”

“与聪明人谈话,要简单许多。说吧,你想要什么?”皇上面上是赏识,心中却是不屑,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点皇上比谁都清楚。

得意忘形中,卢正阳脱口而出,“草民希望卢家能够受到皇上的荫封……”卢正阳抬头说话的时候是两眼冒着金光,然,低下头时,两眼中的金光却全化成了精光和狠厉。

不等他说完,太监总管便是大喝:“大胆!”皇上现在要除的就是世家,他还敢再来请封,是不想要命了么?

当初八大世家受封,都是战功赫赫,立国之本,拥立之功。一个升斗小民,他凭什么?!

难道这人与百年前的京中卢氏是一脉?皇上冷脸一挎,杀机毕露。

“请皇上息怒。草民只是……只是……想出人头地,想光宗耀祖……”

卢正阳被这一喝吓得跪倒在地,与之前进门腰杆笔直的不卑不亢判若两人,皇上有些提起的心又放下了,口中却是赞道,“倒是有些志气!”

若他真是卢家后人,必不会暴露自己的想法,皇上一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