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4页)

钱家的钱财,欺负他孤儿寡母。只是我们小老百姓,又能做得了什么呢?”

李福泽也叹了口气,说:“正是,我也是送点吃的,其他不敢管。”

方白叹了口气:“原是命啊,她先夫钱百吉在世时,多少阴狠手段,敛财谋人性命,这些冤孽报在他儿子身上了。”

几年前的话李福泽还是在村里带大亮的光棍,自然不会知道什么钱百吉的事,他只是关心诚哥,那么小的孩子,要受这罪,想要问问钱家的事,看方白又不想多说的样子,只得住嘴了。

天气晴朗的日子,李福泽带着柳慕和大亮去城里看房子。

在连绵的商铺中间,李福泽买下的商铺就在一个普通的角落,两层三间门面,房间已被清空,空间疏阔,走上二楼,这应该是储货的地方,也搬得很空,李福泽带着他们打开了一扇房门。

柳慕率先过去开了窗,看着楼下来往的行人,心中有一种满足感。

街上有挑着担子、穿着粗布短衣的农人,有头戴儒巾、身穿长袍的富人,身后还跟着小厮。这些人有老有少,有的昂首挺胸,有的佝偻着身子,柳慕真想向他们大声宣布:我在这城里是个有房子的人了!

大亮也跑过来,趴着窗框往外看。

李福泽手搭着大亮的肩膀,看了一会儿,指着那些短打布衣的人说:“从前我就是像他们一样的,没想到时来运转,我能在这里有了立足之地。”

柳慕嘴角带笑,说:“这应该是我的功劳吧,我一来你家就把你带旺了。”

“你流落异乡,连个落脚地都没有,不是我把你收留,你想想现在会在哪?”李福泽觉得她话里破绽太多,忍不住回嘴。

柳慕想起自己那未知的命运,只是低声嘟囔:“那也未可知。”

大亮问:“爹,我们以后住在这里吗?”

李福泽没有这个打算的,想问问他们的意见:“我们不是在村里盖房了吗?有新房也不住?”

大亮想想也是难以抉择,说:“我想住在城里,可是狗六他们不住城里。”

柳慕说:“大亮可以住在这里读书啊,李福泽,这附近有书院学堂吗?”

李福泽看看外面,想了下方位,说:“书院是在清静的地方,这里整日吵吵嚷嚷,能学得到什么?过了几条街才有。”

柳慕说:“我只是觉得城里的先生肯定比镇上的好,对大亮的学习有帮助。”

李福泽拍拍大亮的头,说:“这里不好玩,你去院子看看怎么样。”

大亮一想也是,就蹦蹦跳跳的跑走了。

等他走了,李福泽才说:“我们的根还在村里,等明年天气暖和了还要继续挖那地下的宝贝,搬到城里的事还是不急,等一两年再说吧,我也不放心让你们两个住城里,没个撑门户的,我不是说了钱府的事给你听吗?但凡钱老爷还在世,他家怎会妇人坐监、骨肉挨饿。”

柳慕看他说的也挺有道理,遗憾的把那想法放下,转而问起:“不知道那个孩子现在怎么样?他们能想什么办法把人救出来?”

李福泽说:“无非就是钱财惹祸,若他们手上还有银钱,交上去应该就能免祸了。”

“可他们若有钱,孩子又怎么会挨饿?”

李福泽说:“我看他们钱府那么大,应该会有些地方藏了钱财,若真没有了,把那大宅子卖了也有钱了。”

“那他们家就一个小孩和丫鬟,谁去卖呢?他们出面会被人骗的。”

李福泽点点头,说:“我这几天问过别人,那钱老爷也是贫困出身,坑蒙拐骗得来的家业,亲族零散,也没有人能帮衬的,走到这份上还真是失败。”

柳慕听了觉得那钱夫人可真惨啊,没个依靠,突然想到钱夫人再倒霉也不像自己那样孤身一人,一个娘家人都没有,就说:“那钱夫人的娘家人呢?”

李福泽说:“没听说有,其中渊源我也不清楚。柳慕,他家这事也挺让我警觉的,一人好不是好,一家就算时来运转,背后没个大族支撑,根本就旺不了多久。我以前总想着只剩自己一人,大亮还小,没有个盼头,浑浑噩噩过日子,现在不同了,你和大亮,还有我们以后的孩子,我想要好好照顾,所以行事更要谨慎。”

柳慕抓不住他的重点,就问:“你要干啥?”

李福泽慎重的说:“我们家在村里是小家,就算有个叔父那也是勉强叫上的,关系远的很,只有我姐这亲戚,她的孩子,还有吴叔,对我有大恩。这些就是我们要互相扶持的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