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 (第1/4页)

望帝向来不靠谱惯了,朝臣们也习惯见着自家天子说风就是雨,可眼瞧着夏望之竟然当真去找了钦天监算日子;再是轰轰烈烈地找道士来准备开坛做法,可在这等本应有人站出来劝阻的时候;朝臣们却都众口一致地保持了缄默。

虽然明知此事荒谬,可这朝中后宫向来枝蔓相连,后宫眼下除了容嫔压根没人传出过喜脉,眼见得都要覆灭了的容家就凭着一个容嫔肚子里还没成型的孩子就翻了身,这等先例一开下来,谁家不希望多一个皇子?

所谓先帝托梦,这原因听起来虽然明摆着是胡扯,可连先帝托梦都扯上了,难不成还真有谁敢说先帝有灵乃是鬼神之事,都当拖出去打死?

这不是显然嫌命太长?

夏望之对言官们的态度着实太强硬,完全不像是先帝时还稍微有所收敛,这样一来也就难怪惜命的言官太多,大家伙都知道夏望之压根不把言官的命当命,就算是当朝进谏而死是个荣耀,可若是一朝一死三五十个,这荣耀也成了白瞎。

能当上官的都是聪明人,更别说这帮子从科举中脱颖而出的,以至于到了这会像夏望之刚登基时一窝蜂般的进谏已然看不到踪影,更别提触柱而死的忠臣范本了。

明知死了也是白死,吃多了撑了不成?

偏偏夏望之这次还玩出了新花样,特请了道士来宫中做法除瘴不算,甚至还说什么为了保证瘴气除尽,每间宫室都要除到,而为了保证瘴气不附在某人身上,所有人在瘴气除到自家宫室的时候都需要挪到别处去。

而这个别处,内里名堂可就大了。

征和三年的夏天,便以一个如此荒谬的开头拉开了帷幕。

夏望之从来都是以行事雷厉风行著称,这命令一下,后宫诸人就开始不得不过上了四处搬迁的日子。

幸而这除瘴日子不久,当真轮到自家宫里却也不过是一两日的事情,所以后宫嫔妃们虽然不乐意,可咬咬牙也都忍过去了。

而就在这段时间内,由王太监亲自陪着牵机及其余两个太医,将后宫中诸嫔妃的脉象纷纷摸了个遍。

美其名曰,奉皇上的意思,先帝托梦若是有瘴气上身,那么脉象会如何云云……

此事推行起来进度很快,虽然很可能引起太后的疑心,但这说起来其实也可以理解成顺便替后宫中那些不受宠的嫔妃把把平安脉。

需知受宠的也就罢了,那些不得宠的,就算是去请太医都未必会来,更别说看病了,一时间倒是当真还治好了好几个本来拖着等死的嫔妃,这一下,连太后都不好说什么了。

萧锦估摸着夏望之那边很快就会有回音,这几日也便专心在宫中等待,毕竟此事布局由她而起,作为幕后操纵人,岂能不看一看这局最后的成果?

也正是因为如此,落在外人眼中反而成了萧后淡然平和,全然不与世人相争的假象。

这一日,望帝亲自来了元沐宫。

萧锦倒是有些意外,她原本以为望帝会把容嫣叫过来旁听,可眼下这分明打算将她撇到一边又是什么道理?

夏望之的一身明黄有些耀眼,萧锦看着这厮远远走进来的样子一时间有些晃神……她心中忽然浮起了一个荒谬的猜想,恐怕不是夏望之一直生不出孩子,而是他根本不在意子嗣才对。

那他到底是图的什么?

弄垮萧家?还是弄垮太后?

“皇后?”

夏望之接连唤了几声,萧锦这才反应过来,“皇上说到哪了?”

夏望之:“朕还没开始说呢……”

“臣妾洗耳恭听。”

夏望之的神色有些古怪,他翻着手上的脉案,那神情既不像是生气,也不像是意料中事,反而带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的确如牵机所言,但凡是朕宠幸过的宫人,都已经变成了偏寒体质,反倒是那些不受宠的,体质反而还算不错。”

萧锦想起有几个入宫之后压根就没被夏望之宠幸过的宫人,顺口问了句,“去年选的秀女呢?她们进宫才不久,体质可还好?”

夏望之古怪地笑了笑,“自然是好的,连容晴的阳热顽疾体质都成了阴寒,朕是该夸奖这宫中太医医术通天还是该说这宫中风水怪异?”

“必是*。”

萧锦的话说的笃定,夏望之却反而笑了,“朕还以为你会说是宫中风水。”

萧锦叹了口气,“臣妾自幼便是体质偏寒,家父为了臣妾的身体请过不少名医,可都说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寒气不易根除,臣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