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部分 (第1/4页)

其实严格说起来,我们福乐多基地内部,大体上认为我们中国最多可以存活下来不到十五万人的样子,我故意把数字翻了一倍,是想给老郡王一个暗示:我们的家底厚。

当然了,老郡王显然也没有说实话,泰国这边的粽子虽然攻击力差强人意,可是却能够免疫阳光,这样一来泰国的幸存者就远没有我们福乐多那么舒服,不管怎么说,我们白天还是可以安然休息的,他们就不行,必须24小时严阵以待——24小时严阵以待说起来容易,真的付诸行动的话,简直能拖垮人的意志,尤其是人手不够用的情况下,更是如丧考批。所以我估计老郡王所说的数字,恐怕要除以三,才比较合理。我一想到偌大的泰国,就只剩下三千人口,突然就打了个冷战。

老郡王苦笑道:“我们泰国已经不是你们中国的属国了,没有理由要求你们救助我们,可是花先生……”老郡王拉起我的手来,诚恳地说道:“可是我们现在真的需要帮助,我们的国家也有战略储备,也不缺乏常规的枪支武器,可是我们却根本没办法拿到手里,而且还有很大一部分东西已经被大火烧毁了……现在我们这个基地,更是连给养都要成问题了,事情要是就这样拖下去,泰国人有可能会遭遇灭种之灾。”

老郡王说到这里,显得有些激动了,我赶紧拍了拍他的手,说道:“我很同情你们的遭遇,实际上我们自己的麻烦也很大……”我想着如何推脱的说辞,老郡王已经慨然说道:“正如你所说,两百年之前我们本是一家人,难道现在就不是了么?”

我被老郡王的这句话问得呆住了,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才好。

中国与泰国的渊源,实在是久远的很了。

泰国最早于1238年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原名暹罗。1652年(顺治九年)暹罗派遣使节到清朝进行朝贡,开始了两国的交往。1767年,缅甸军队入侵暹罗,攻破了暹罗的国都大城。大城王朝的达府太守披耶·达信组织暹罗人民击退了入侵的缅军,重新统一了暹罗,被拥立为王。1768年,达信派遣使节到清朝,请求清廷封他为暹罗国王,但清政府认为他是乘机篡位,予以拒绝。

然而,达信继续向清政府表示友好,经过十年的努力,清政府终于在1777年承认了达信建立的王朝,准许暹罗使节到清廷朝贡。在1823年(道光三年),清政府向暹罗国王拉玛二世赠送了“永奠海邦”的匾额。19世纪,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殖民主义者先后入侵。1855年,英国代表、香港总督鲍林强迫暹罗签订了《英暹通商条约》(《鲍林条约》),此后法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也纷纷效法英国,强迫暹罗签订了类似的条约。暹罗沦为了西方殖民国家的半殖民地,1896年英法签订条约,规定暹罗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间的缓冲国,与中国的宗藩关系也渐告结束。19世纪末,拉玛四世王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拉玛五世王借鉴西方经验进行社会改革。1932年6月,拉玛七世王时期,民党发动政变,改君主专制制为君主立宪制。1939年更名泰国,后经几次更改,1949年正式定名泰国。

临来泰国的时候,我曾经恶补过于当地有关的知识。我在读到上述历史记载的时候,曾经深深的震撼过,只不过那时候震撼的原因不是因为中泰两国人民世代友好,而是震惊于我们的国家居然如此牛叉过!

这个世界上没人愿意天生做小弟,每个人都想做大哥。国家也是一样,无论大国还是小国,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强国梦,即使小如日本的弹丸之国,也曾经梦想着称雄世界,而且付诸于实际行动。可是有句老话说的好:“狭泰山以填北海,非不为也,是不能也。”面对着中国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周围的国家都显得过于渺小了。在亚洲,根本不存在西欧那样的实力均衡局面,实际上如果没有外力介入的话,即使亚洲小国都联合起来,也一样不是中国的对手。

在这样的局面之下,经过上千年的体验,所有亚洲国家一直是把中国当做自己的宗主国看待的。当然了这与中国人仁爱天下的作风有关,事实上无论哪国的国王北上中原朝贡,都会受到中土帝王奉若上宾的接见,而朝贡的使团所供奉的礼物,肯定会得到中土帝王加倍的赏赐。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各附庸国的国主们从没忘记朝贡这件事……话说带着大批宝物去送礼,回来的时候能带回来双倍乃至十数倍价值的东西回家,有谁会不愿意?

正是因为中国人的宽厚仁义,所以绝大多数的附庸国对中国人是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