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页)

杨戕见桓齐面色尴尬,略有愧色,倒不似做伪,也想知道他所说的究竟是何事,便道:“桓兄但说无妨。”

桓齐犹豫了一下,终于硬着头皮说道:“杨兄可知甄善公主么?实不相瞒,小弟从小就爱慕上了公主,这么多年,从未对其他女子产生过任何情感。而甄善公主对小弟也算不错,时常对我有称赞之言。只是……只是近来杨兄声明鹤起,听说公主对你也生了……生了爱慕之心,不知此事其中原由究竟……”

“此事必定是桓兄道听途说了。”

杨戕笑道,由于先前他听见了太子跟桓齐说的话,所以再不怀疑桓齐的诚意,道:“事情并非如桓兄听到的那般,因为我不过是收到一封公主的信而已。并且公主在信中也不过是称赞了我几句罢了,事实上公主只是好奇我身边的那只大鸟。所谓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嘛。更何况,桓兄不妨想想看,我不过是一个粗人,才、貌都不过寻常而已,而桓兄却是仪表堂堂,温文儒雅,公主如何能看上我。不过,京城之中多才俊,桓兄应该注意到京城之中的动静才是哦。”

“嘿!”

桓齐干笑了两声,说道:“让杨兄你见笑了,多谢杨兄你解除我心中疑惑。”

杨戕道:“桓兄你这是关心则乱,又或者是英雄难过美人关。事实上,以你的家世和仪表还有才干,驸马位置实在非你莫属才是。不过,桓兄如此坦诚相告,倒是令我汗颜了,因为事实上,在下昨夜昏倒,不过是缓兵之计罢了,因为我并不想今日就带领众将士出城受死。”

“缓兵之计?”

桓齐先是愕然,既而笑道:“好,好。想不到杨兄你居然能想到如此赖皮的办法。”

杨戕也笑道:“迫不得已罢了,何况我又不如桓兄你足智多谋。”

两人一起大笑,笑声之中充满了知己的味道。

这一刻,杨戕终于将桓齐视为了自己的朋友。因为桓齐既然能将他与公主的事情坦诚相告,就必定不会嫉恨在心,那么他们之间才有可能协力抗敌。事实上,庸王虽是杨戕的结义大哥,但是由于两人身份上的差距,以及庸王的野心,杨戕总觉得他始终无法知道庸王口中说出来的话,究竟有几分是真实的。

而桓齐则不然。杨戕总觉得桓齐虽是跟自己不同派系,却始终没有因为两人各为其主而陷害杨戕,反而还时时维护着杨戕,视杨戕为良师益友,并且桓齐也全无京城官宦的那种傲慢之姿,予人平和之感。所以,杨戕觉得,桓齐此人,才算是可以真诚相交的朋友。

两人彼此没了芥蒂之后,就开始商讨起了破敌之方来。

如今蛮夷大军已经站稳了芜城,并且以之为根据地,时常对沂洲进行小规模的骚扰。因为这些蛮子并非蠢人,知道中原军队人数众多,想要攻下沂城的话的,必定付出惨痛的代价,而这绝对不是他们想看到的,因为他们的军力和资源供应都相当有限,并不允许有过大的损失出现。只不过,上次太子等人贸然出战,却正是他们苦候的良机,所以他们立即给予了中原军队以重创。

是以,杨戕和桓齐要想败敌的话,必须要击溃蛮夷大军的主力。

不过,如今蛮夷大军有易于防守的芜城为依靠,无论是谁,要想攻下芜城的话,都必定付出极其沉重的代价,以太子军目前的军力,根本无法做攻城的打算。

是以,杨戕道:“若要败敌的话,攻芜城已是下下之策,因为芜城乃是雄城,易守难攻。唯一的办法,就是诱他们出城,然后我门再以计攻之,如此方有可能击溃他们的主力,迫使他们后退。”

“杨兄所言,正是我心中所想啊。”

桓齐叹道,“不过正如你所说,那些蛮子并非是蠢笨之人,要想诱他们出城不难,但是他们必定会留下足够的人守城的,只要芜城不破,我们终究是奈何他们不得,除非能将他们绝大部分的军力都诱出来,但是这似乎是不可能之事吧?”

杨戕道:“成事在天,谋事在人。莫非合你我二人之力,还想不出办法让这些蛮子上当么?”

“若只是要让几个蛮子上当,自然是轻易便可办到。不过,要赚城的话,却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桓齐道,“莫非杨兄已有良策了?”

“良策算不上,不过却算是一条毒计了。”

杨戕笑道,“不过这样阴毒的计谋,用来对付他们这些蛮子,应该是比较合适了。我且问你,目下芜城内外,蛮夷大军的布置情况如何?”

桓齐对于蛮夷大军的动向,自然是了如指掌,立即回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