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 (第1/4页)

杨戕道:“自然是退守大同府。我军不过区区几万人马,而朝廷却是六十万大军,若是还要分兵的话,只怕更是不堪一击。折津府、奉圣州一带,我们刚刚占据,并不能完全控制,而大同府却是完全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并且在防守上固若金汤,正好与桓齐的朝廷大军决战城外。”

看着有些人不解的神情,杨戕继续道:“先前我之所以力主进攻奉圣州、折津府,一则为了提高士气,二则为了借两州富饶之地补充兵力。如今我们尽快将粮食征集完毕,然后退守大同府,给桓齐留下两座空城,这样还可以迫使他们分散兵力镇守两城,何乐而不为?”

“分散兵力?不错!”

庸王点头道,“我们虽然是将奉圣州和折津府拱手让给了朝廷大军,不过已经无人、无钱、无粮可用,还不得不留下几万人马把守这两座空城,对于我们而言,实在是利大于害。”

段瑞对杨戕地佩服已经到了无与附加的地步,接着道:“并且,退守大同府还有一个莫大的好处,各位看看不妨看看地图——大同府除了城防上远胜其余两城,而且背靠长城,不会腹背受敌。纵然我们此战不敌朝廷大军,也并非会输得一塌糊涂,因为我们只要越过长城,那后面的宽广之地,足够我们修养生息了。如此可守、可退的局面,应该才是杨将军决心退守大同府的真正原因吧。”

杨戕点头道:“正是如此。桓齐并非庸人,又有六十万朝廷大军作厚盾,兵力相差悬殊,不得不想一个万全之策那。如今,我们当务之急是尽快将粮草转移至大同府,然后趁朝廷大军粮草未至之前,继续对他们进行阻击、骚扰,以此来动摇他们的军心,打击他们的士气。”

“好,此计的确可行。”

庸王肯定道,“那我们就双管齐下。一是尽快征集粮草,巩固城防;二是派出骑兵,不住对朝廷大军进行骚扰性攻击,不给予他们任何喘息之机。然后,我们就在大同城上,跟桓齐的朝廷大军见个真章!”

众将领命,各自前去备战。

“杨兄,你已经越来越让我看不透了。”

遣散其他人后,庸王对杨戕道,“区区四千的兵马,竟然可以轻松斩杀桓齐的一万人马,而己方竟然只损失了百余人,真可以说是骇人听闻那。”

杨戕淡淡地说道:“庸王切莫忘记,我那四千人马,可是由两万人马精简而成。若是我这四千人马,当不得先前的两万人马,那何苦浪费将近一月的训练时间。既然是以两万人马取胜,又何来理由沾沾自喜?”

“但是普天之下,除了杨兄你,只怕也没人能训练出如此勇猛之士……”

“好了。”杨戕打断庸王的话道,“庸王你将我留在此处,应当不是让我来听你的这些过誉之词吧?我已经不是三年前的杨戕了,对于这些虚无之词,早已经心生厌倦。庸王你有什么话,就请直说吧。”

“天意难测,世事无常那。”

庸王感叹道,“我自小就勤读诗书,精研兵法,并且学习、寻求做人、治国第道理,总以为凭借自己的天份和才情,能够轻易超越几位兄长,成为一位了不起的君王。可惜,我仍旧错了,世间的很多事情,仍凭你如何努力,都是无法掌控它的。”说道这里,庸王顿了一顿,“杨兄,你觉得此战我们有几分胜算?”

“半分也没有。”

杨戕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不过正如你所说,世间之事,谁也不能掌控。战场形势也是这般,我们无法完全掌控,桓齐师徒也是无法掌控的。”

第二十章 初战

大同城。

朝阳虽然仍躲藏在地平线下,但是晨曦的亮光已经从东方炸开,天边已经被朝霞的亮光染红。

异常殷红的朝霞,云彩仿佛被鲜血染过一般。

瑟瑟的秋风吹来,城门四周的老梧桐树上,枯叶随风而舞。景色似乎美丽,却有一种悲凉的味道。

高约十丈的城墙上,站满了重甲在身的玄甲士兵,黑色的盔甲在殷红的霞光下,显得异常阴冷,时刻散发出死亡的味道。

“咚咚!~”

雄浑的战鼓声撕碎了清晨的宁静。

朝廷的大军缓缓出现在东方天际之处,银色的盔甲反映着日光,如同在天际交接处镶嵌了一道长长的银边。

大军缓缓开来。

杨戕紧紧地握住手中的玄铁长枪,如同一尊雕塑。

他训练的“毒刺”军并未参战,被杨戕放置在城中的一个秘密之处。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