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1/4页)

法相师兄指着前方的一处最高的翠峰,笑着向我们介绍道,那里就是云居山了。

此时,天色已然不早,阳光斜照,群山披上一丝温暖的霞衣。

法相师兄道:“云居山巅有一座的真如禅寺,寺里的虚云方丈和我是旧识,我们今晚不妨到那里借宿一宿!”

我们自然是没有异议。于是由法相师兄引路,我们直奔云居山而上。

四周的群山已经是造化的所在了,而这云居山更是胜了一筹。沿途但见奇山异石,溪水瀑布,千年古树比比皆是,令人眼睛应接不暇。山上空气清新,温暖如春,风景如画,半山腰缠着白云,人间仙境,不过如此了。论及灵秀,此山还在嵩山之上啊!

怪不得有人称颂她“冠世绝境,天上云居”。

山巅真如禅寺

穿过白云,来到了山巅。但见一座佛家寺院坐落其上,寺院不是很大,但处处透着古色古香,望之让人心宁。此时古朴的寺院仿佛座落在白云之上,再加上夕阳为之染上的一层金色,顿时让人疑心,这时一处仙府了。

不知道是那位高僧前辈,慧眼如此独到,选在此处建庙宇,令见惯了名山古刹的我们,也不禁一阵阵赞叹。

寺庙不大,庙里的沙弥也不多。虚云方丈,下面有四个小沙弥,这便是整个禅院的僧侣了。不过这里的香火倒还可以,因此师徒几人过的还相当宽裕。

显然法相师兄对这里已经很是熟悉了,直接带着我们进入了禅院。里面的一个十五六岁的小沙弥看到了他,立刻一脸笑意的向我们单手打问讯道:“法相师叔来了,各位师叔好!”

法相师兄笑着道:“一诚,虚云师兄在么?”

那一诚小和尚点了点头,直接将我们引向了一间不大的客厅。

此时里面的虚云方丈已经听的我们的言语,迎了出来。见他四五十岁,中等身材,一身黄色的僧袍,举止沉稳,倒也有些方丈的风范。

虚云笑着对法相道:“没想到师弟这么快就从嵩山回来了!”又看了看我们,“弘愿前辈没有和师弟一起回来么?”

说着便将我们引入了禅房,一诚小和尚端上来茶水。我们正是口渴,于是一边谈话,一边喝茶。这云居山的茶水,味道还真的不错,入口时候,微微有些苦涩,回味起来,却是蕴着檀香味道。

-----------

正当我们谈的投机之时,一诚小和尚走了进来,向虚云低声道:“师傅,洗药湖山庄的施主又来了,说要见你!”

虚云方丈顿时脸色一阵变换,道:“不是和你们说过了么,洗药湖山庄的人,我一律不见!去将他打发了吧!”

一诚小和尚讷讷着出去了。

之后,虚云方丈便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一副强颜和我们聊天的模样。法相师兄微微摇了摇头,仿佛知道什么事情,而我们三人便有些疑惑不解。

顷刻,阵阵悠扬的箫声从寺庙外传来,虽箫声低沉,但我们也听得出来,这是一曲相当欢快动听的曲子。虽不知这是什么曲调,依然让人听得心情欢快不已。这箫声如清风拂过松竹,如妙龄少女在歌唱,让人如置身于溪流旁,白云间,草原上……

而虚云方丈此时却没有陶醉于悠扬的箫声中,而是仿佛处于极度的痛苦中,脸上流露出痛苦的挣扎的神色。

再过片刻,那箫声曲调骤然急变。由原来的轻松欢快,变得低沉幽怨,继而呜呜然,似老妪哭泣,似杜鹃悲鸣,令听者黯然神伤,不忍心再听下去。

法相师兄此时道:“虚云师兄,一味的逃避,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命中注定的事情,是无法逃避的。你还是出去见一下那人吧!只有了结了尘缘,心中没有了牵挂,方才能一心静修,证那佛陀大道。”

虚云方丈长叹一声,一脸的萧瑟,站起身形向寺外走去。我们满心的好奇,自然也都起身跟随。

但见禅寺外,一株苍松下,青石之上,一位二十来岁的锦衣公子,正端坐其上,背带一抹夕阳,手执二尺的洞箫,正出神的吹着那忧伤的曲子,脸上也是一副忧伤的神色。

见得我们出来,他停下啸声,脸上的忧色依然,默默的看了虚云片刻,苦笑道:“你,终于肯出来见我了!”

虚云沉声道:“梅,梅施主,我身为佛门中人,便要舍弃尘缘,你们母子忘记我了吧,又何必,又何必如此执著!”

那青年一阵脸上抽搐,指着这寺院,哭笑道:“我们执著!呵,呵,为什么你不肯抛弃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