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1/4页)

样就再也没有好遗憾的了。

第二日,是合家团圆的中秋节,青色衣裳居多的元青菲换了身大红色的褙子去了陈氏屋里,虽然衣裳已经略微有些小有些紧,但颜色鲜艳喜庆,想来陈氏看着也能高兴高兴。

果然,陈氏见女儿穿的花骨朵一般,十分高兴,连带着精神看着都好了几分,在元青菲又哄又劝下竟还吃了半碗粥。

家里在高姨娘的吩咐下,各处都点了大灯笼,红彤彤的一片,倒也很有过节的气氛。

元青菲陪了陈氏一天,将自己知道的一些奇闻异事讲给她听,想着法子逗陈氏开心。

虽然陈氏丝毫不留恋尘世,但元青菲是死过一回的人,知道人死如灯灭,像她这样能重活一世的简直是不可能的。她还是希望陈氏能多活一些日子,而且是快乐的日子。

接下来的日子,元青菲又搬到了陈氏正房的西厢房,她的院子离着正房虽也不远,但照顾起来却总是不方便的。

她每日早晨起来,亲自伺候陈氏洗漱。

说是洗漱,其实也只是让陈氏以清水漱口,而后用湿帕子帮她擦擦脸而已。

不过元青菲全都做的一丝不苟,而且每隔一日便在春月秋月的帮助下替陈氏擦一遍身,给她洗头梳头,把她全身上下都弄得干干净净。

她自己受伤躺在床上不能动的时候,长时间不洗澡会浑身难受发痒。陈氏是个爱干净的人,一定也难受的很,只是不愿意麻烦旁人罢了。

她是陈氏的女儿,这些事她都应该替陈氏想到。

转眼便到了八月底,空气中的燥热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沁人心脾的凉爽。

元青菲将陈氏房里的窗户打开了小片刻又合上了,屋子里的空气不流通对陈氏身体也没有好处,现在天气凉了,却也不敢长时间开着。

她坐在陈氏床沿,拿着浸了温水的湿帕子,一边细细的给陈氏擦拭手指和指甲,一边想着高姨娘今日带来的元四老爷的信。

元四老爷信上道已经参加完秋闱,还说自己必定会高中桂榜,便先留在济南府,等着参加完鹿鸣宴再回家,口气十分的大,似乎是十分的意气风发。

元青菲并不关心元四老爷是否会中举,她关心的是陈氏昏睡的时间比以前更长了,清醒的时候已经越来越少。若陈氏病逝之时元四老爷尚未回来,总不能真的让个姨娘妾室给陈氏操办丧事,而她自己又太小,并没有什么发言权。

她没有丝毫犹疑的让回来送信的刘管事回济南催促元四老爷早日启程,甚至在刘管事面前大哭大闹了一场,反正她现在还是个孩子,怎么做都不过分,也不会引人怀疑。

陈氏活着的时候无声无息,死后总要走的体面些,而丧事缺了元四老爷是无论如何也体面不了的。

第十五章 陈家

八月二十八日,陈氏病逝。

她临死前十分的清醒冷静,将自己写的一封亲笔信交给元青菲,叮嘱她一定要亲手交给元老夫人,等她死后也必须离开东平,去京城找元老夫人,日后就跟着元老夫人。

元青菲收了信,答应下来。

陈氏对世情十分看淡,但却是个能明辨是非好坏的,她直至最后一刻仍然觉着元老夫人是值得托付之人,应该是有道理的。

家中一片缟素,元四老爷尚未回来。

好在高姨娘素来是个能干的,又想在整个东平县好好表现一把,因此家中一切倒也井井有条。

元青菲照顾了陈氏这些日子,陈氏去世她虽也难过,但也觉着该尽的力都尽了。她是看着陈氏合眼的,知道陈氏是真的没有丝毫的留恋,她走的时候神色平和,脸上带着淡淡的舒心的笑意,到让伺候她的人都觉着,她的死似乎并不是一件坏事。

夜里元青菲给陈氏守灵,陈妈妈陪着,其余人都让元青菲打发回去歇着了,只留了两个粗使的婆子在门外守着。

陈氏病故,最伤心的人不是元青菲,而是陈妈妈,她两鬓的银丝又凭添了少许,脸上也没了和气的笑容。

“妈妈跟了母亲多久了?”元青菲一面烧着锡纸,一面轻声问道。她心中有些疑虑,一直想问却没有机会问,也怕问多了惹来猜疑。

“十四年了。”陈妈妈红着眼睛,语气十分的怅然,随后又补充道:“我以前只是个府里厨上做点心的,知道小姐,却从未与小姐说过话,是后来小姐嫁到元家时才跟了小姐来的。”

元青菲注意到陈妈妈称呼上的变化,语气却依旧十分平淡的道:“妈妈能否跟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