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 (第1/4页)

不像眼前这位八妹妹,他又是冷脸又是大笑又是道歉的,除了刚开始似乎被吓了一跳,这会儿竟然没有一丝反应。自己的脸他还是十分自信乃至自负的,因此绝不是他的魅力不够,而是这位八妹妹有些奇特:眼神平静无波,呼吸与平常无异,似乎根本不曾将他放在一个特殊的位置。

他连自己最拿手的“露齿三分笑”都拿出来了,她竟然一点儿也不上当!

这不可能!

这不合理!

他出身高贵,家世显赫,才思卓绝,气质轩宇,姿容潋滟……

还从来没有在一个十岁的小姑娘身上失手过!

不过,这对于整日里无所事事的他来说,有一个这样的妹妹,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啊!

他的眼睛越来越亮,似乎要将元青菲身上烧出个洞来。

(非常感谢738155同学的打赏,(^o^)/~不过你的名字的确像你说的那样,会被审核,O(∩_∩)O所以只写了数字。我好激动的,这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非友情打赏,真是太感谢了,我一定好好写,努力回馈各位书友!码字去啦!)

第九十一章 不屑

元青菲就算两世为人也经不住被人这样盯着看,她面上显得有些惶恐的往元老夫人身后躲,心里却着实恼怒,觉着江瀚这孩子怎么这样不知礼,随随便便放肆的盯着女孩子看,换个人早要羞愤欲绝了。

幸亏元大老爷与元老太爷陆续进来了,江瀚这才收敛了些。

元青菲虽并未见过元老太爷与元大老爷,但是二人长相有五六分相像,身上威严十足,气度不凡,又是可以随意出入内院的男子,自然只能是他二人了。

元青菲一面跟着众人行礼,一面暗暗打量二人。

这两位是元家如今的当家人。元大老爷元学政不惑之年,身材高大挺拔,容貌只是中人之姿,却带着一种让人舒心的儒雅之气;元老太爷则是耳顺之年,虽已满头银丝,精神却十分矍铄,从他的容颜依稀可以看出年轻时当也是个美男子,他全身上下十分的素净简洁,却依旧难掩由内而外透出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不过,与元青菲想象中不一样的是,元老太爷与元大老爷虽然进门时是肃着脸的,但见她行礼问安时,却出奇的温和,元大老爷甚至还微笑着问她“都读过什么书”。

元青菲早就从郑妈妈那里知晓,元家不像别家遵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规矩,认为女子亦应当读书明理,日后出嫁才能跟得上夫婿的思维想法,才不至于丢元家世代书香的脸面。

因此她不敢怠慢,又屈膝行了一礼才恭恭敬敬的回道:“读了《女诫》,母亲教了《论语》,,只是有些深奥,侄女只能不求甚解的背诵。”

元青菲说完,就听一旁的江瀚生怕旁人听不到一般,嗤笑一声,讽刺道:“会的真多!”

不过元府的人对他的脾气都熟悉的很,对他说的话都不会往心里去,否则早都被他气死了。

元青菲也只当没听见,只是小心的应对着长辈的问话。

她知道元若仪三个亦是学了这些的,已经十三岁的元若玲甚至已经能背诵《孟子》了,她十岁会诵《论语》既不是最差的亦不是最好的。事实上,《论语》她还是沾了前世的光,《孟子》当真就只会几句而已,叫她抚琴还行,背诵古文就不擅长了。

元大老爷听了并无意外,笑着勉励了几句,神色温和,语气平缓,透出一种长辈对晚辈的关心爱护,让元青菲有些受**若惊。

自己两辈子的两位亲爹也没有这样关心过她,平日里连多看她一眼都不愿,更不会过问她读不读书。

事实上,元青菲是一个极度缺乏亲情的人,从小与父母的感情十分的淡漠,让她的心基本上处于封闭状态。连生她的人都不愿意要她,与她非亲非故的人就更没有理由照顾她关心她了。

因此,她虽然不会轻易去害别人,但也更不会轻易相信别人。

她通常只相信自己。

只是也有意外的时候,比如现在。

元大老爷只是几句关心的话语,就让元青菲对他产生好感。因为她能分辨的出元大老爷并不只是客套而已,而是真心关爱小辈儿。

她忽然有些羡慕元若玲、元若仪有个这样有责任心的好父亲,同时心中越发的认定,相貌并不出色的人,往往有出色的品行。难怪元承进被教导的那样才学品性兼优,原来当爹的就十分的优秀,这或许就是根正苗红?

而元老夫人显然对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