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 (第1/4页)

即便是他们的父母是庶出也不行,除非已经自己博了一个很好的前途,可以让人忽略他们的出身。这才方有一丝可能。

三太太想要让女儿嫁个像模像样的嫡出。这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她自己本身与三老爷都是庶出,三老爷如今虽然是一方知府,但是京城里头比知府官儿大的一抓一大把。还真的算不上是什么了不起的大官儿。

身份尊贵的嫡子,想娶的自然也是同样出身的嫡女。若是门不当户不对,是一件很惹人笑话的事。

三太太为了给元明莲找一门好亲事,私下里悄悄见了不少的媒婆,但是人家媒婆一听她的要求,便直摇头,不过三太太出手阔绰,她们贪图那些白花花的银子,大多都是答应试试。

结果可想而知,媒婆们收了银子,但是找到的亲事都与三太太的期望差距极大,要么是那种小门小户出来的嫡子,要么就是有什么缺陷不容易找到好亲事的,三太太期望的公卿侯府家的嫡子一个也无!

不得已,她只得放低要求,但是最后送到她眼前的亲事根本就入不了她的眼,让她十分不满意。在她心里,自己女儿是天底下最好的姑娘,岂能随意嫁给个才貌家世都不显的!

因此等元青菲暗中告知了其中一个媒婆,昌国公府李大公子有意与元府结亲时,媒婆十分老道的把这门亲事送到了三太太面前。

三太太大喜过望,觉着这门亲事再合适不过了!

至于昌国公府什么原先打算结亲的对象是元淼的事,她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元淼算是什么东西?!

三房虽是庶出,但是如今三房早已不同于往日,元明莲可是三房正经的嫡出小姐,不说别的,但是嫁妆这一条,元明莲就能把元淼压得死死的!二太太还能给她准备多少嫁妆不成?顶多面儿上好看些,但绝对都是些中看不中用的!

昌国公府那样的贵胄之地,女子若是没有嫁妆傍身,到时候打赏个下人都畏手畏脚的,岂不是丢死个人!

这门亲事,三太太是要定了!

不过,对这门亲事志在必得的,还有元若玲。

她今年已经是十六岁了,再不把亲事定下来,她就成了老姑娘了,到时候就会越发的难找。

大太太前两年给她寻的亲事,要么是窝窝囊囊的庶子,要么是穷酸落魄的秀才,以她内心的高傲,怎么可能会同意这些个亲事!文姨娘也是不愿意的,因此,她不停的给大老爷吹耳边风。

元大老爷性子和软,跟元若玲母女两个一向亲近,听了她们“不经意间”的抱怨,心里也不喜欢那些亲事的。他还为此给大太太商议过,要挑个门当户对的当女婿。

大太太答应了,但是背地里气的咬牙切齿,对元若玲的亲事也就越发的不上心了。

只不过元府不是别家,书香门第的,最重规矩,除了极特殊的情形外,都是长幼有序,年龄最大的元若玲不定亲,元若仪先定亲的话,十分说不过去。

大太太这两年没少为女儿的亲事操心,但是两年多过去了,她依旧没有挑出个中意的来。

其实也不是没有合适的,但是,那些人家都没有大小姐元鑫嫁的永信侯府又富又贵,元鑫将来可就是永信侯夫人,是有品阶的。

她绝不希望在这种事情上被二房压一头!

要是有中意的,她为了让女儿早早的定下亲事,早就给元若玲把亲事定下来了。虽说她如今很迁就文姨娘母女两个,但是那完全是看元大老爷的面子,元大老爷已经很久不曾到她房里歇息了,她只是想让他看到她的贤惠大度而已。

她才是大房正经的当家主母,她给元若玲挑的亲事,她是不愿意也要愿意的!像这般挑三拣四,这个不行那个不行,都是惯的!

但是大太太已经决定,今年无论如何都要把元若仪的亲事定下来,以便明年女儿可以出嫁。再晚,就太迟了。

因此,她对元若玲的亲事也已经开始上心了,前几日还刚刚去了礼部尚书彭尚书家,与彭太太聊了整整一个上午——彭家有两位适龄的庶子,虽说二人模样一般般,人也不怎么上进,但是总算是门当户对。大太太也有自己的小心思,若是对方条件太优秀,她是不会考虑的,她为什么要为个贱妾养的贱丫头找一门那样好的亲事!不好,她心里才舒服!

大太太还不知晓元若玲已经盯上了昌国公府的大公子,今日还特意去跟元老夫人商量这件事。

庶子庶女的亲事,元老夫人是不大插手的,除非太过离谱,或者有可能影响到元府的安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