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部分 (第1/4页)

你平平安安的,就放下心了。你快快下山去罢,趁着现在天还未黑,路还还走,这就去罢。只要你记得我们的约定,那就好了。〃凌昊天知道她出言送客的用心,忍不住便想留下,但他毕竟十分清楚萧柔的性格,她既已开口送客,那就绝不会让他多留的。

他低下头,说道:〃我不会忘记的。你…你善自保重。〃萧柔点了点头,缓步走入自己的闺房,在琴旁坐下。凌昊天跟着来到门口,但见她低头敛眉,伸手在琴弦上轻抚,发出柔和悦耳的几声琴音。他知道她始终尽力隐藏自己的情感,此时却再也隐藏不住,单只那几声琴音,已传达了她心中无尽的倾诉和真情。凌昊天感到一阵迷惘:他怎配得到她这般的深情?他怎能辜负她的心意?自己心里关怀的若是她,定会不顾一切地照顾她、陪伴她,让她喜悦满足地过完人生的最后这段时光,没有半点遗憾。但事实偏偏不是这样;自己不但无法令她平安欢喜,却只带给她更多的悲伤折磨。他怔怔地望着那端坐在古琴之前的绝世美女,耳中听着她轻灵曼妙的琴音,心中不知是何滋味。 第三百章 往事如烟 萧柔一曲弹毕,并未抬头,只轻声说道:〃世间最美的乐音,多是在人的情意最深刻、感受最纤细、心境最悲怆的时候创出的。人生在世,能有这等体验也是很难得的,你说是不是?〃凌昊天心中伤痛,忍不住哽咽道:〃萧姑娘,我对不起你。〃

萧柔拨弄着琴弦,说道:〃人世间的真情,没有谁对不住谁,或是谁又欠了谁这等说法。这世上能有一个人懂得我的琴音,我已十分满足了。人生何能要求太多?随它缘起缘灭,心不动转,也就是了。〃她抬起头望向窗外已然转红的秋叶,脸上露出凄然而满足的微笑,说道:〃秋叶就快落下了。春去秋来,光阴过得真快。小三哥,你要自己珍惜把握,别让美好的事物轻易从手中溜走了。〃凌昊天默然点头。他黯然离开银瓶山庄,向天目山下走去,萧柔的话不断在他耳边萦绕。她说得不错,感情这事原本便没有甚?道理可说,没有甚?对错可言。他知道自己的心始终牢牢系在那个又亲近却又遥不可及的女子身上。是福是祸,是喜是悲,是苦是乐,他都已无法分辨,旁人又怎能替他说清呢。

※ ※ ※

凌昊天离开天目山,来到浙省的一个小县,便有丐帮帮众上来传讯,告知赵观被司空寒星捉去之事。凌昊天又惊又忧,连夜北上,赶去相救,未到半路,便又听说赵观已平安脱险,这才放下心来。他知道赵观藉由他在北京皇宫和严府中探到的消息消灭了藏身苏州崇明会的修罗王手下,修罗王和死神等回京之后又已匆匆离开,消声匿迹,要追查他们的下落显然得另费一番功夫。他在浙江境内行走数日,感受到风声鹤唳,原来当时倭寇大举进逼,戚继光的军队此时训练已成,准备迎击出战。民间人人都在谈论倭寇近日如何的猖狂,猜测戚继光的军队能否打退倭寇。凌昊天听说戚继光就将与倭寇开战,热血沸腾,心想自己当助他一臂之力,当即召集丐帮长老在浙省会见。

大家都知这是关乎国家命脉、海疆平安的大事,皆主张尽全力相助戚军击溃外侮。凌昊天和丐帮众长老于是四处奔走,号召丐帮帮众和江湖中人前赴浙东支援助战。当时江湖上别无大事,同抗倭寇的号召在江湖上引起了极大的响应,许多门派帮会纷纷前来效命,一个月后,已有上千人聚集在浙东,有的投入戚家军中,有的负责转运粮饷,有的帮忙筹集金钱。这其中出力最多的,却是郑宝安率领的龙帮。此时戚继光的军队已从最初的三千人增加到八千人,军饷事务极为繁重。青帮素来是航运界的牛耳,一力承担起水上转运的责任;而龙帮在各处地头通熟,处事明快敏捷,陆路的粮运便由龙帮一手统筹策画。龙帮在江湖上以严密谨慎著名,郑宝安虽初任帮主,已在帮派间闯下不小的名声,因此由龙帮统掌运粮大事,各方都没有异议。凌昊天见青帮龙帮不久之前还互相仇视,嫌隙不小,此时却能尽弃前嫌,携手合作,心下甚是喜慰。却说凌昊天带着上千丐帮弟子齐聚浙江,准备助戚继光一臂之力。他来到大城余杭,听闻郑宝安也已来到城中,心中忽然升起一股难以言喻的依恋之情,忍不住便想立即 去见她。自大漠回入中原以来,他便不大敢面对宝安,总在有意无意间回避着她。但他离家多年,兄长一死一走,父母也出外云游,家中早已空虚,宝安此刻却成了他与虎山老家和童年回忆的唯一联系。她不只是他心中的朝思暮想的意中人,同时也是和他一块儿成长的童年友伴,熟稔亲厚的妹子。凌昊天在龙帮中人引领下,来到龙帮在余杭的据点。当时郑宝安正与青帮中人商讨运粮事宜,忙得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