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1/4页)

云舒将礼单送到钟姬的手中,说:“是我家公子听说夫人在入冬之前要回南阳一趟,这些长安特产,是给钟老夫人和老爷的问候之礼。”

既然是给长辈的,钟姬便道谢收下了。

云舒又感叹着说:“夫人马上就要回娘家了,想必很期待又很激动吧?”

钟姬动容的说:“可不是,离家快三年了,也不知父亲母亲身体如何,我这个不孝女真无颜面再回去了!”

云舒忙劝道:“夫人能回去看望他们是极好的,老夫人和老爷想必也盼着你,这次回南阳应该可以多住些时候吧?”

钟姬忧虑的说:“满打满算也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必须赶在下雪之前回来,不然路上积了雪,恐赶不及回来过年。”

云舒便说:“可惜长安离南阳远了些,若是离的近,倒也好了。说来老夫人就夫人这么一个女儿,女儿不在身边,老夫人心里总是牵挂着。”钟姬是钟家唯一的一个嫡女,虽然钟家还有其他儿女,但情分总是不一样的。

说到这里,钟姬就红了眼,她又何尝不想伴在父母身边?

云舒见她动容,就说:“也不知侯府在南阳附近有没有庄子,三公子即不在朝中当值,若借口说帮家里去庄子上敦促春耕或秋收,夫人想回娘家就是易事了。”

经她这样一说,钟姬果真认真筹划起来,思索了半天,她红着脸说:“我与夫君初次相识。就是因为他去侯府在南阳的田庄查账,两人在郊外撞见了……”

云舒暗自庆幸,果然被她猜中了!她之前就在想,长安的窦华怎么会跟南阳的钟蔷一见钟情?必定是有原因的,看来想的不错,窦家在南阳的确有产业。

大公子让她劝这对小夫妻隐退,她思来想去,只能从劝钟姬孝敬父母这面着手,这次点到即止,剩下的让钟姬自己琢磨,等明年开年春耕时再说。

两人交谈了一会儿,云舒就出了侯府,而后带着丹秋和茉红去回春堂转悠转悠。

云舒之前只去过一次回春堂,就是随陆先生配制大公子脚踝的伤药膏那次。那次云舒心里着急,并没有心思记路,这次再要去,不禁有点迷路。

他们在街头寻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店铺,云舒便拦住一个路上的小男孩问道:“小dd,你知道回春堂在哪吗?”

那小男孩皮肤黑黑的,却有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他听云舒问起回春堂,当即眉飞色舞的说:“阿姐原来是要找回春堂,快跟我走,就在隔壁街上,我们家先生可是鼎鼎有名的,阿姐哪里不舒服吗?来回春堂可是来对了!”

云舒有些诧异,没想到这个小男孩竟然是回春堂的人!

正文 71、绵里藏针

71、绵里藏针

云舒一众人随着领路的小孩来到回春堂。却不见陆先生的踪迹。询问之下才知,陆先生出诊去了。

那小孩对云舒说:“我家先生可好了,不管是谁来请他出诊,他都会答应。阿姐在堂里等下先生吧,他等会儿就回来了。”

云舒笑眯眯的看着这个机灵的小男孩,问道:“你是回春堂的学徒吗?”

男孩说:“我不是,是陆先生好心收留我跟我弟弟在这里帮工,帮他们送送药、传个话什么的,每天给我们好多钱呢!”

云舒眉眼一转,忽想起来,就问道:“你母亲是不是在清平大街的桑家帮工,你有个妹妹叫三福?”

那男孩瞪圆了眼睛问:“呀,你怎么知道?你认识我娘?”

云舒呵呵笑了,这可不正是吴婶娘家的小子吗?

不待她回答,医馆后院走来一个年长的青年,他看到云舒,惊讶的说:“云舒姑娘今天怎么过来了?”

云舒循声望去,是桑家商队里的一个伙计,自回春堂开张之后,便被分配在这里当学徒。因云舒是大公子身边的人,这些人都认得她。

云舒一时记不起这青年的名字。只冲他点头微笑道:“我今天出门办些事,路过这里就来瞧瞧。”

吴婶娘家的小子欢喜的蹦跳道:“原来你就是云姐姐,我时常听我娘跟我爹提起,说你是我们家的大恩人!”

云舒被小孩子这么一嚷嚷,反而不好意思了,连忙说:“算不得什么恩人……”

青年见小孩欢喜的都要扑到云舒身上了,忙低声呵斥道:“大平,别惊扰到云舒姑娘!”

大平回头冲青年笑道:“方简哥,我今天给云舒姑娘引路了呢!”

方简拍了一下大平的头,说:“知道你能,快去看看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