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 (第1/4页)

“哦,是吗。”大公子语气平平,并未表示惊诧,顾清看他这个态度,就把后面没说完的半句话咽回肚子里了。

顾清的意思,大公子心知肚明。云舒若只是想带些小东西给孩子们,她为什么不直接捎给大公子,偏要拐弯抹角的写信给陆笠?定是有什么想瞒着大公子的事情。

但是大公子既然无意追问,顾清再说也就没意思了……

顾清闭嘴了,大公子反而似是不经意的问道:“听说吴婶娘要把大平送去云舒身边?”

顾清吃了一惊,没想到大公子已经知道了,于是忙应道:“是,说是今天下午就启程了。”

大公子点点头,想了想只说了两个字:“也好。”

待他把回信写完,他吩咐道:“把信拿给云舒的人,让他带回给云舒,不要麻烦本家的信使了。”

云舒之前给大公子传信。是通过桑家内部专门互通信息的信使送来的,那信一路转手多人,不说别的,韩管事和大老爷必定是过目了之后才转交给大公子。大公子怎不知这其中的流程。他不想让回信被这么多人看到,又不想抽身边的人手奔袭千里去送信,云舒既然托人来了,正好可以捎信回去。

给云舒送信的汉子叫马六,他是娄烦当地的马贩子,曾经去长安贩过马,可惜他的马在去年冬天染了疾,病了病,死的死,一家人正不知道怎么过日子,云舒正在这时候找上门来了。

马六听说云舒只是让他去长安跑路送信,便给他丰足的银钱和粮食,哪里会不愿意?一家人的口粮全在云舒手里,他替云舒办事,自然是极为认真的。

带着陆笠、大公子的回信和捎的物品,再带着背着包袱的大平,马六踏上了回娄烦的路程。

因夏季汛期,各河流的水暴涨。致使他们回程很不顺利,辗转颠簸一直到初秋八月,他们这才会到娄烦。

听闻马六平安回来了,云舒高兴的传见他。

账房中,云舒靠坐在棉蒲团上,肩上搭着银紫色的长外套,里面穿了白色的薄袄,头发随意的拢在肩头,额头上戴了老人家才戴的茶色抹额,脸色苍白的有些过分,让人看着就担心。

马六只看了一眼,忙垂下眼说:“云总管,信我已经送到长安回春堂的陆先生手中,这是他的回信。另外桑家在长安的大公子也让我给您捎信来,我也一同捎来了。”

说着,马六就将兽皮口袋里的一竹简、一锦帛卷轴拿出来,恭敬的送到云舒的面前。

云舒眼中流过讶异的神色,没想到大公子会让马六带信。

她并不急着看信,对旁边的丹秋说:“把剩下的钱给马六吧,听说马奶奶快要五十大寿了,你再添五两银子,就当是我的一点心意。”

桑家给账房总管的待遇非常优厚,在娄烦山里,云舒拿着钱花不出去,这半年下来,竟已存了一笔不小的数目。

马六见云舒出手这么大方,连忙磕头感谢,他只跑这一次活,一家人一年的钱就有着落了。他恨不得云舒多让他跑几次才好!

磕完头,马六突然拍脑袋说:“云总管,看我这记性,长安的人还让我带了个孩子给您,孩子还在外面等着呢!”

云舒吃惊不小,忙让丹秋把人带进来,待看到是大平,更是惊呼道:“大平!你怎么来了?”

大平跟着陌生的马六在路上走了几个月,又是第一次离开家,心里又怕又要忍着,现在看到云舒,不安的心顿时安定下来,笑的眼中带了泪花,他带着哭腔说:“云舒姐姐,我终于又见到你了……”

云舒忙起身,拉着大平左看右看,见他除了脸上有点脏其他都还好,就放下心来,转而问马六:“这孩子谁让你带来的?不是他自己偷偷跑来的吧?”

马六吓了一跳,忙说:“我哪敢,是这孩子的爹娘把孩子亲自交到我手上,说这孩子以后就跟着云总管您学本事,我以为是您的安排。没说啥就带来了。”

他想了想,又说:“若带错了,我这就把孩子送回去!”

大平一听,连忙摇头,拉着云舒求道:“云舒姐姐别撵我走,你就让我跟着你吧,我爹娘都答应了!我要跟着你学本事,以后成家立业!”

云舒叹了一声,把马六潜了下去,拍着大平的脑袋说了句“胡闹”,也算是默认他留了下来。

大平见云舒不赶自己走。这才重新笑起来,待他再看云舒,这才发现不对劲,问道:“云舒姐姐,你是不是病了?脸色好白!又瘦了!”

丹秋已上前扶着云舒重新坐下,云舒笑着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