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 (第1/4页)

杨氏安静了半晌,拍手道:“还是妹妹这配色讲究。”又说:“说着,我就有些乏了。”笑着请婆子下去换一杯菊花茶,对朱氏笑着:“喝几口茶水提提神。”

朱氏心里明白她这是在送客了,忙起了身,笑着跟她告了辞。

出门来。便长叹一口气,这下可好,她是彻底给杨氏得罪了!

心里头对杨氏也是有些怨怼的,说实话,她一点也不喜欢跟官家夫人打交道。旁人只看她喜欢巴结县丞,实际上她还不是为着生计,为着陈宣?平心而论,她是一点儿也不喜欢杨氏每次对上她时那股虽不明显,却隐隐带着高高在上的做派。

也不知给锦研小姐教习绣花那活计还能保住不?

她忍不住有些庆幸,幸亏那日跟倩倩谈的拢,等入了份子,接了州府那绣花活计,总也能赚些个银子。即使丢了县丞府上那活儿,也不至于捉襟见肘。

唯一让她怅然的是,眼见明年陈宣州府考试去,本还指望着刘大人从中出些力,这下却是无望了。

她脚下走的飞快,马不停蹄上县学去。在外头等一阵子,直到正午下学,见着了陈宣,马上对他说道:“娘这下得罪了杨氏,得罪了刘大人,明年你州府上去考学,这交情怕是用不上了。”

陈宣摇摇头,“娘,其实这样也好,我瞧着你并不喜欢巴结那杨氏。”

朱氏叹着气,“好什么好?就不怕那杨氏在里头使绊子?”

陈宣顿时哭笑不得起来,“什么事儿,一到我头上,娘你就慌乱着了,你想想,我考试在州府,自有州府学官管着,刘大人是个县官,能使什么绊子?再者说,为这个谋害我,实在不值当,不就是扫了杨氏的面子?我想杨氏也只在心里气恼一阵罢了。”

朱氏定了定心思,“但愿如此。”又说:“你好好学,疏通打点的事儿,别操心,娘再为你另想法子。”

她惦记着昨个应下关家人今个来屋里的话儿,要上集市去,本不叫陈宣去,他却要跟着,“娘,你总是什么都不许我干,这些日子来,跟冯家二哥一做比,我只觉得我什么也不会,真成了肚里只有墨水。”他执意要跟朱氏一起去,“连关大哥也瞧着我死气沉沉的没点儿生气,不放心我照顾你跟阿如。”他看朱氏,眼睛亮亮的,“搬来县里,以后总能跟阿如走的近些,今后我也想学着像冯家二哥那样,接人待物,忙前忙后的张罗。”

朱氏明白他的意思,气的直嗔他,“你学那些个做什么?只要念好了书,考取了功名,不比什么都强?接人待物,那是女人家的事儿,今后你跟阿如成了亲,自然有娘跟阿如忙碌着。”

陈宣无奈地叹叹气,“娘,我总觉着,我再这样,关大哥跟如意都会生了意见,往常在村里只有我一个,也没个对比,这下有了冯二哥,有了季敏兰,前一次李氏上铺子里去闹,季敏兰也去了,我看阿如她……”

朱氏嗤笑着打断他,“你这孩子,哪来那么多自责?你是个内秀的,能跟那些个大咧咧的比?你跟关家本就不是一路子人,你该是个城里的读书人,他屋是农民,气质本就不合,照你说的,要学会下地做活儿,不得更得他屋欢迎?可娘这些年花这么多钱儿供你念书,就是为着让你像个农家小子?”

话虽说着,见他执意,说是从没去过,到底也就领着他上集市去看一回。

(看到了大家的评,想说,有起因,有过程,最终造成一个结果,这才是一个完整的事件,过程是不可避免的哟!)

第二百零二章 谈的不顺

正午刚至,裁缝铺子门帘便给人一挑。

从外头走进来个文文气气的少年,关倩倩一见他,嘴巴一弯,眉头挑了挑,“咋,今个又不乏了?”

少年略带歉意地笑笑,“关大姐,昨个是我失礼了。”

话音刚落,里头帘子一闪,“宣哥,来的这么早?”

陈宣闻言,登时转头,望着她,眼睛慢慢弯了起来,“阿如,今个下了学,我跟娘一起去了菜市场,买了些个食材,你收拾收拾,跟我一起上家去。”

如意点头笑笑,从里间走出来,弯腰从柜台下头取出个小包袱,悉悉索索的翻找一阵儿,等她直起腰,手里就多了个荷包,冲陈宣努努嘴,“宣哥,给你的。”

登时,陈宣心里满是欢喜,三两步走到她跟前儿来,眼看着如意,双眼里透着温温亮亮的光,“阿如,这个,是什么时候绣的,我怎么不知道?”

如意微微一笑,“宣哥,这锦鲤,是照着你送我那本绣书上学画来的,早些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