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页)

“还是再看看,你先回去吧,此事暂且不要声张,尤其是芷姐儿那,可得守紧了。”

青嬷嬤暗喜在心,窃以为此事十拿九稳,问礼后便欣然退下。

不一会儿,春柳在门外回话,宁氏忙叫了人进来,急问道:“话可有带到?”

春柳屈身回道:“奴婢去了法莫寺问了众多僧人,都说普慧大师前几日外出讲佛采缘,去处不定,归期更是杳杳,连方丈也不知其踪。”

“这个普慧一年到头四处云游,还真不是个清静和尚。”

可亲事她能等得,蒋氏却等不得,拖不了多久。

要是年后普慧还不归,她也只能应下了,说来也是芷姐儿福祉,理应错不了。

宁云茂换了简衣素服,从偏门出了府,利眸向四周扫视一遍,弃了大路从小街巷入,又七弯八拐的到了一个小胡同,进了其中一座小宅院。

守院的小侍从领着他进了正屋,一男子侧卧在榻上闭目养神,身形颀长,胳膊撑住头部,黑发如瀑散在枕旁榻上,平添几分慵懒魅色。

等了片刻,见榻上仍无响动,宁云茂恭身拱手道:“臣妹年幼无知,对王爷仰慕至极却错用方式,以致冒犯王爷,臣在此代妹请罪。”

榻上突然传来一阵爽笑,浑厚磁性十分。

煜王利落起身,走至宁云茂前,朗声道:“云茂与我情同兄弟,我待你如何你应知晓,又何必讲这些虚礼。至于那晚之事,早已过去不提也罢,你也无需介怀。”

宁云茂方才卸了心头大石,笑道:“王爷既已回京,为何不回王府,隐在这小巷一角,实在屈了王爷。”

煜王摆手道:“过些时日再看,恪王府最近有何动静?”

“半月前恪王妃进宫见了康贵妃,过了几日容国侯长子在恪王妃私产赌坊内闹事,尔后容国侯亲去恪王府赔罪。据派去遣在王府的内应回报,恪王妃貌似要给弟弟说媒,所属人选就是容国侯之女。”

煜王眉梢轻扬,饶有兴味道:“二哥最喜与人说亲带故,手脚未免伸得长了些,说起来,那容磊还是你表舅,他这心思动得巧啊。”

宁云茂仿佛不在意,淡定道:“容磊此人惟利是图自私小心,却又甚喜标榜正派,实乃沽名钓誉之辈,不足为伍。我和家姐,从来都不喜此人。”

煜王拍拍宁云茂肩膀叹道:“宁淑妃和宁国公府,我放心得很。”

顿了顿,忽然调笑道:“说起来,你这鳏夫守了好几年,专情名声在天下间早就传了个遍。你也给我见好就收,早日再娶一房,解了老人家心事。要不爷给你参考参考,爷的眼光可不是一般的好。”

“王爷与我年纪相仿,我嫡子年已5岁,这传宗接代已经走在王爷前头,实在不好再专美于前。待王爷娶妃后,我再考虑再娶一事。”宁云茂故作正紧道。

“呵,你这家伙,连爷也打趣上了,我还真劝不动你了。也罢,索性咱俩一起有个伴,老老实实当对孤寡男吧。”

十八 。。。

宁姨娘进了屋,见清兰正专心做着绣活,面上现出欣慰之色。她悄声踱至清兰身畔,微俯着身子看向绣图。

“牡丹千蕊万瓣,着实不易绣。女儿可要慢慢来,不可急于求成,伤了眼可就不好。”

清兰乍听声音心下一惊,手上动作松了松,绣针顺势掉落在地,丁当作响。

“姨娘来了怎么不叫丫鬟通传一声,倒令女儿失态了。”

“无妨,见你神思专注,我也不忍心打搅。”

宁姨娘弯腰捡起绣针,在绣面上穿梭了几笔,一片活灵活现的牡丹花瓣便跃然纸上。

清兰看了惊叹不已,欣喜道:“姨娘许久没有持针,手艺仍不减从前,女儿真是自愧不如。”

“这女红一事,只要平日多加练习肯吃苦,总能见成效的。我要不是有这绣技,搏了个好名声,你祖母又哪会对我这失怙女关照至今。”

“姨娘过谦了,女儿打算赶在年前绣幅百花屏风送与祖母。姨娘既然技艺不减,我若是遭遇瓶颈难绣之地,就不用去劳烦绣娘,直接找姨娘求教。这样一来,便宜许多。”

“距离年关还有月余,这事不急,姨娘自会帮你。”

宁姨娘拉着清兰坐到榻上,遣退了丫鬟,然后贴近清兰紧张兮兮问道:“兰儿去国公府祝寿,可有碰到国公爷。”

清兰点点头,颇不在意:“在寿宴上见过,相貌好是好,就是有些冷面冷眼,对着宁太夫人面色才缓了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