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 (第1/4页)

”随后又以丈母娘看准女婿的目光,反复上下逡巡一番,频频直颔首,笑意满脸。

倒是赵明昭,被姨妈看得有些不自在,手都不知道怎么摆才妥当。

宁氏不免有些不快,这杨氏做得过了些,就是再中意昭哥儿也该克制。她这祖母还未发话,她心急个什么劲。侯府今时不同往日,毕竟出了个亲王妃,婚事上更得慎重。昭哥儿以后要能过了春闱,考中进士自然是好的。若不能中,这门亲事就得再等等看。京里头比昭哥儿更合适的王宫贵胄又不是没有,实在不需着急。

清芷坐在对面看着这一幕,不由心底发笑,这北郡王世子看起来瘦削斯文,没想到性子也这般内敛。真要和清玉配了去,往后日子恐怕就不好过了。以清玉那深沉性子,也不晓得会是谁气谁,谁折腾谁。想着想着,不禁有些幸灾乐祸。这对母女李代桃僵,妄想算计着将她嫁进太尉府,她也不好明着为难,只能暗地里这般腹诽几句。山水轮流转,今后日子怎么样,总能见分晓的。

清玉坐在杨氏下首,垂着眼皮,不知在想些什么,杨氏给她使了几个眼色也没看到。

小杨氏扫视了各人一圈,眼眸一转,笑着打圆场,“日后的事,现在哪说得准。要真中了,也是老天保佑祖上积德,如今不提也罢。此次来得匆忙,也没准备什么厚重礼物给姑娘们。我这有两只黑檀木手链,是郡内一游商从海外带回来的。据说此木百毒不侵,还能驱邪治病。也不晓得是真是假,有个说法总归是好的。正好芷姐儿和玉姐儿一人一个,我这姨母带过几日,你们可别嫌弃才是。”

小杨氏说话间便开始动作,摘下左手的链子往清芷方向走去。清芷起身要接过链子,却没想小杨氏抓着她给她亲自戴上,而后又轻轻拍着她的手,啧啧直叹。

“芷姐儿模样子俊俏,这手也生得好。十指芊芊,青葱软滑,一看就是有福之人,怪不得能做了煜王妃。”

清芷很想挣开小杨氏,抽回手。可又知道这样做不妥当,只能强忍着冲动,频频笑着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待小杨氏絮叨了一通走人后,清芷才回了位子得以安生。

小杨氏接着到了清玉跟前,给她戴上链子后,夸了几句便回了座。

待她转身时,清玉两手交叠着悄悄插进宽大衣袖内,将手腕的链子给取了下来,藏进衣袖里。然后低着头,沉默不语。

后来厅内众人闲聊了一阵,宁氏见时候差不多,就命人摆了筷准备用膳,之后事宜不再赘言。

用完膳后,清玉陪着杨氏回了屋。

“你方才在厅内怎么了,一声不吭的。以前不是一直盼着你姨母和昭哥儿来么,如今来了,你反倒不言语。叫你姨母看了,印象多不好。”杨氏本是打着盘算去的,要是场面热乎,她当即就想跟太夫人提了亲事。清玉表现这般冷淡,令她有些不满。

“母亲,不是女儿不想配合。这婚姻大事乃是长辈说了算,女儿哪好主动说事,再说,”清玉垂下眼睑,颇为委屈的小声说道,“母亲嫌女儿话少,我看表哥话也没多少。才两年未见,像是换了个人,拘谨木讷。姨母对芷姐儿那般喜爱,女儿纵使说得天花乱坠,也不一定讨了她欢心。”

“你姨母也就做做样子,谁让芷姐儿如今成了煜王妃,她只是做些表面工夫罢了,没甚计较的。倒是你,”杨氏总觉得女儿今日的举止实在古怪,“你往常不是说,讷于言而敏于行才是君子之道。昭哥儿不就是这般,应该合你心意的。”

清玉压下心头烦躁,尽量耐心道:“母亲,虽说表哥人不错,可并不是女儿中意的那类。女儿只想找个自己欢喜的,母亲就不能成全女儿么。”

“你成日待在闺中,怎么去相中自己欢喜的,”杨氏思及清玉近几日的言行,总觉得哪里不对付,决定好好劝慰一番,“你听母亲的肯定不会错,昭哥儿文质彬彬,好脾气好说话。你要是嫁过去 ,没准还能压他一头。至少不会像母亲这般,就是后悔了也没用。你瞧瞧你父亲那爆脾气,若是你今后也找了个这样的,到时哭都来不及。昭哥儿多好,咱们知道他脾性,一定不会看走眼。”

清玉仔细听着,沉默半晌,突然问道:“母亲上回说已和姨母正式订下亲,可是真的,母亲就不怕祖母知道了不高兴么。”

“哪有那快,全是为了应付你父亲和于氏。本来是要先换了庚帖的,可还没多久你祖母就知道了与太尉议亲之事,大发一顿脾气,我也不好再贸然行事。不过,你姨母这次来府,我就打算把亲事正式说下来。”

清玉神色微闪,长翘的睫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