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 (第1/4页)

他们应该要讨论楚王府亲卫阻拦刺杀她这个信使的事了吧?青云想了想,还是决定不参与,待打发了那些形容狼狈的吏员们,就扶着刘谢往山上的大山洞里去了。在前往荒原之前,他原是住在那里的。

山洞里没什么人,原本住在这里的丈量小组成员几乎就是被绑走了那几位,眼下都在庄子里梳洗、吃饭,跟熟人们说一说劫后的心声,刘谢比他们幸运一点,他是带了仆人来的,因此,热水饭菜都有人送进洞中。他舒舒服服地洗了个澡,换上干净衣裳,走出山洞时,青云与张厨子刚刚在草地上摊了一大块油布,放了几盘子白面点心,一碟新鲜果子,还有他爱吃的热腾腾的汤面,上头的肉臊堆得高高的,几乎要溢出来。

刘谢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忙扒拉了大半碗面下去,又吃了几个包子,喝了满满一杯热茶,整个人才舒爽了,也有了精神。

青云连忙问起周康是如何说服匪首的,他便为她一一道来。

原来周康被绑走后,一路从看守的东秦绑匪处套到不少情报,得知是“有人”告诉他们朝廷要侵占东秦领土之事的。据那人所说,东秦虽然土地贫瘠,但地方还算大,又有个极好的天然大港口,让朝廷十分眼红。还有,东秦国境内的高山盛产多种珍贵药材,以往总是以高价卖给本朝的商人,让朝廷觉得很不划算,如果将东秦这个国家占下,那就不必再花冤枉钱了。至于说锦东开垦荒地,并没有接近东秦边境,那个人也有个看起来“合理”的解释,即所有将要前来安家开垦的西北老兵不过是借口,事实上他们是朝廷派来的大军,为了侵占东秦而来。只因为两国有盟约在前,才这般遮遮掩掩的,不过是遮羞布罢了,等到老兵们集结完毕。东秦就要亡国了。

青云听到这里就忍不住说了:“谁稀罕他们的港口和药材呀?锦东港就不错了,何必还要在东北再建一个大港?至于药材什么的,虽然挺珍贵,但他们除了卖给我们,就只能留着自己吃了吧?每年都要靠我们朝廷拨粮,才不至于饿死。朝廷要真的起了贪念,不会让他们拿药材来换粮食吗?这群人是有多脑残才会相信这种话?!”

“确实是十分不合理。”刘谢道,“因此周大人就寻了机会,向那匪首一一反驳了这些荒谬之言了。周大人还道,只凭朝廷每年拨给的钱粮。东秦就要事事仰我朝鼻息,全然与属国没有两样,还要打什么仗?那些士兵也是我朝的百姓。没得叫他们白白抛头颅洒热血。当然,他说得要委婉一点,没那么直白。”

青云忍不住笑了。张厨子在旁插嘴道:“说来那些东秦人也是傻,朝廷真要灭了他们,只要不拨粮食,把他们饿死就完了,哪儿用得着这么费事?他们居然还敢来绑架朝廷命官!若老爷有个闪失,他们几条命都不够赔的!”

其实张厨子也有些后怕。他跟周家的仆从不同,周家还有主人在,周康若出事。底下的仆人们还不至于无处可去,他是直接受雇于刘谢的,刘谢要是有个好歹。他怎么办?青云也不过是个小姑娘,她自己还要依靠别人过日子呢!

青云跟刘谢对望一眼,都笑了,后者吩咐道:“老张,我已经吃饱了,这些都撤下去吧。昨儿晚上你跟林三儿他们一定都吓坏了吧?快回去歇一歇,今日应该没事要做了。”

张厨子离开后,刘谢才继续把周康的壮举说完。

周康将道理一条条摆出来,那匪首其实已经有些动摇了,但他心里还有几分希望,觉得告诉他这件事的人并没有骗他,虽然绑架了周康他们,会得罪汉人皇帝与朝廷,但汉人皇帝只要是怕死的,就不会对他的威胁视若无睹。朝廷每年拨下去的粮食,只够养活东秦一小半的人,还有一大半的东秦百姓只能忍饥挨饿,过着贫苦不堪的生活,但如果能够逼得朝廷退出锦东,东秦就可以得到这片富饶的土地,将来不必依靠别国援助,也能种出足够的粮食了。

对他这种想法,周康再次反驳了回去。东秦人想得太简单了,皇帝与朝廷可能不会在乎几个底层小官吏的性命,却在乎他们的脸面,怎么可能会轻易让步?所谓刺杀的威胁,只要派出大军真的灭了东秦国,就不成问题了。那匪首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将自己的国家陷入灾难。只要他将所有人都放了,乖乖向锦东府衙说出那在背后搅风搅雨的人,平息这次事态,那么朝廷就不会迁怒东秦,他们仍旧可以得到每年的援粮,同时,他们还可以让自己的国民到锦东府境内做佃农,虽然不能真正拥有那些肥沃的土地,但至少每年都能得到一部分粮食,少挨些饿。

“佃农?”青云惊奇地看着刘谢,“周大人是怎么想到的?这确实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