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部分 (第1/4页)

“你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齐郡王妃冷笑了声,“我说那孩子生不下来,就铁定生不下来!若连个小小的通房我都对付不了,我还做哪门子王妃呀?!”

此时的宫中,青云与太后刚刚迎来了回转的清江王。后者方才是到刑部转了一圈,亲自检查严家和京兆尹送来的护卫尸体以及“山贼”留在现场的兵器残箭去了。他心中已经有了定论。并且第一时间报告了皇帝,现在是回来禀报太后的。

他非常肯定地对太后与青云说:“那些人不是山贼,至少。跟常在京城附近流窜的山贼没什么关系,我觉得应该是罗家死士假扮的。”

“罗家死士?!”青云吃了一惊,马上想到了严家姑娘的身份,“他们是想刺杀严家姑娘,破坏大皇兄的亲事吗?为什么?赐婚的旨意都下来几个月了!”

太后也问:“你确认是他们做的么?有证据?”

清江王点点头:“是。那些兵器上头虽没有印记,但他们用的箭却是特别打造的。照着罗家从前养私兵时铸造兵器的习惯,比一般的箭多了条血槽,箭羽也比较短。这种箭的杀伤力比一般的箭要强些,速度也快些,但若非经过特别训练的士兵,是很难把这种箭的威力完全发挥出来的。我问过当时在场的严家护卫,据他们说,那箭从很远的地方射来,他们完全看不清楚射箭的是什么人,只远远瞧见人影,但那箭的力道很强,隔着近百步的距离,还能洞穿马车厢的厚壁板,绝不是一般山贼能做到的。”

青云眨了眨眼:“就这一点?”

“光这一点就足够了。”清江王淡淡一笑,“罗家训练私兵,自有他们的秘法,是不外传的。我也不清楚其中细节,只是见多了这样训练出来的私兵,对他们的本事和惯用的武器就了解得多些。还有,严家的护卫说,听见那些贼人互相叫唤彼此,什么丁老二、朱四哥的,一般人直接就怀疑到蓝胡子头上了。他们平日常在京城百里外的江边出没,一向习惯抢劫官商富户,可说是恶名昭著。严家遇劫还不满一日,蓝胡子是祸首的谣言已经传遍京城,若说不是有心人为之,我不是信的。但我却恰好知道,蓝胡子只在江那边做案,因为他不识水性,甚至可以说怕水,因此从不过江,更不会到京城来作案。”

青云听得惊叹不已:“大皇兄您居然连这种事都知道?!”

清江王脸色忽然变了变,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这还要多谢妹妹,其实我是找牛辅仁打听的,他是你手下得用的人,不是么?京城周边的三教九流,他都熟悉,这都是道上流传的。”

青云忽然明白了他为什么会尴尬,多半是担心会因此而被太后与皇帝猜疑吧?忙笑着扯开话题道:“那牛辅仁确实很能干,不过大皇兄若真要谢,也不该谢我,原是姜家的融君把他推荐给我的。他还是融君身边那位老嬷嬷的干儿子呢!”

太后笑说:“原来如此,我记得你以前提过的。说来融君也是个苦命的孩子,等她进了京,你一定要带她进宫给我瞧瞧。虽然她父母亲人都去世了,但只要有我在,姜氏族里就没人敢欺负她!我还要给她寻一门好亲事,确保她下半辈子安安稳稳的!”

姜融君让楚郡王染上了“天花”,以至后者病后身体虚弱,多少促进了后者彻底退出皇储之位的争夺战。虽然太后并不讨厌楚郡王,但对融君的决意还是很有好感的,更别说她还是当初救下女儿青云的姜锋的亲侄女,父母家人都是因为这件事而惨遭杀害的。太后早有心要补偿姜融君一番。

此时姜融君还因为路途偶感风寒,滞留在进京路上,同行的龚乐林一家与军中后起之秀石明伦,也还未到达京城。

话题一时间被带歪了,不过太后却仍旧牢记着重点,又再度问起了严家姑娘遇劫之事:“如今看来,若是罗家死士对严家下手,目的就一定是为了破坏震云的婚事了,可这又是为什么呢?是齐郡王妃在背后指使的?她还不死心,还想要将那个叫关蕴菁的女子嫁给震云你?”

清江王垂下头:“儿臣不知道齐王婶为什么还不肯死心。儿臣是绝不会娶那种女子为妃的。她也没有那个资格。”

关于这一点,青云有些想法:“其实关蕴菁一直都是冲着大皇兄的侧妃来的吧?她哪里有资格做正妃?可如果只是这样,谁做正妃又有什么区别?严家姑娘哪里碍着她了?她和齐郡王妃要图谋的,一定不是那么简单!对了,大皇兄,如果她们为了一个侧妃之位,就要对正妃的候选人下手的话,你最好多派点人保护翠雯比较好,要知道,她可是怀了你的孩子呢!”

清江王顿时肃然:“多谢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