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 (第1/4页)

7book'

孟晓的历史学得不好,历史知识残缺不全。可依稀记得,在北宋时期的契丹国,也就是大辽,这个国家有些奇怪,皇帝是世袭的,都姓耶律,这没什么奇怪的,奇怪的是,皇后也是世袭的,非得萧家的女人来当。不仅是皇后,连嫔妃都必须是萧家的女人。契丹国曾经出了一位汉族皇后,致力于宋辽和平,可惜不为狭隘的契丹人所接受。最终,这位异族皇后被人害死了,而她的姓名,虽然被载入了大辽历史,却不是以皇后的身份

,契丹人将她篡改为一个普通的嫔妃。

因此,孟晓不能确定,东越国的人会不会像契丹人那样狭隘,竟然容不得一个异族的女子进入他们的皇宫,更何况,这个异族的女子,还是嫁过人的,并非完璧之身。

相比之下,孟晓宁可选择贺清风,因为贺清风刚才是真心向她道歉的,而且,就算他的道歉并不是出于真心,也不至于要了自己的命。

贺清风吩咐江源,立刻将孟晓带到他们那边去,然后挟持着蒲缡王子,一边往后面退,一边高声喊道:“站在大炮旁边的人,都退到大门那边去快点儿否则,你们的王子,我可不能保证他能不能活下去。”

负责开炮的那些人气得直咬牙,可是没有别的办法。他们总不能为了炸死贺清风,而搭上他们家王子的性命。如果蒲缡王子死了,那么蒲岩王子就是东越国唯一的继承人了,绝不能让他坐收渔翁之利。如果蒲岩王子将来做了国王,那么他们这些曾经效忠蒲缡王子的人,一样也只有死路一条。与其这样,倒不如先放了贺清风,同时也保证蒲缡王子性命无虞。俗话说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蒲缡王子还在,那么,杀了贺清风,踏平金枫国,是迟早的事。

他们不怕贺清风会出尔反尔,在脱身之后,杀了蒲缡王子。因为这四门大炮的威力和射程,贺

清风是很清楚的,到时候,如果他胆敢杀了蒲缡王子,守在别馆门口的人一怒之下,开了炮一顿狂轰乱炸,那么他能否活命,也未可知。

孟晓也担心这个,担心贺清风因为痛恨这些侵略者,会在认为自己安全了之后杀了蒲缡王子。当然,她并不了解古代的大炮究竟有多么厉害,只是担心蒲缡王子万一被贺清风杀死,红玉等人会实施疯狂的报复。

于是,孟晓对贺清风大喊:“王爷,不要杀了他”

岂料,这句话激怒了贺清风。贺清风一边带着蒲缡王子往大炮射程之外的安全地带撤退,一边恨恨地说:“怎么,你很关心他的生死?”

孟晓知道贺清风误会了自己的意思,可是眼下这个情形,似乎也来不及解释,只得闭上了嘴巴,少说话为妙。

贺清风挟持着蒲缡王子,命令江源带着自己的人慢慢往后退,看看大概已经到了大炮的射程之外,才放下心来。对蒲缡王子说:“蒲缡王子,得罪了。今天,我不杀你,希望日后在战场上,我们能一分胜负。”

蒲缡王子反倒平静下来:“东盛王,你有一个好女人,希望你好好珍惜她。”

贺清风慢慢放开蒲缡王子。

别馆的大门口,红玉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而且,他们已经做好了种种准备,如果贺清风敢对蒲缡王子下手,那么,他们

会以最快的速度开动这四门大炮。这四门大炮看似笨重,其实运输很方便灵活,炮身底下的木轮,可以快速将大炮移动到任何地方。而其当初在建造这座别馆的时候,蒲缡王子早就考虑到了这四门大炮的运输问题,将大门口的道路修建得既平整又宽敞。

贺清风不想闹出太大的动静。尽管这个地方很偏僻,可是,如果四门大炮同时开起来的话,一定会震惊整个潞州城。到时候,就算自己能安然无恙,可是何志权那里,也不好解释。

而贺清风之所以放了蒲缡王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也不希望东越国的大王子蒲岩做未来的国王。与蒲缡王子相比,蒲岩王子更加痛恨和平,更加嗜血好战,而且是个十足的小人。而蒲缡王子,如果金枫国肯努力的话,也许有一线希望说服他放弃战争与侵略,让两国的百姓都免受战火之苦。

蒲缡王子慢慢走回了别馆那里。

贺清风高声叫道:“蒲缡王子,今天的事情,就到此为止吧,我不希望在战争开始之前,就有人流血惨死。如果你真想把金枫国纳入囊中,那就在战场上真刀实枪地争取,而不是偷偷摸摸使小人之计。你应该很清楚,此番你可算是只身涉险前来我金枫国,如果万一遇到不测,那么最终得利的是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